分泌物培养为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血象正常,是否切口感染?

一骨科患者,引“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9/4入院,并急诊手术复位内固定术,3天后无发热,伤口局部肿胀,轻压痛,有血性渗出,无明显脓性分泌物,5月5日取分泌物培养为: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血象正常,请问该病例属于手术部位感染吗?

已邀请:

爱无声&&

赞同来自:

按院感诊断标准: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即可诊断为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yhy8562243&&

赞同来自:

同意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婉若秋水&&

赞同来自:

回复 1# 绿蔷薇


属于手术部位感染并且还比较典型。

建议继续追踪一下“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的来源,调查一下是来自环境还是医护人员的手还是器械?

张晓&&

赞同来自:

回复 4# 婉若秋水

我们也有一例骨科腰椎术后感染,切口分泌物培养是大肠埃希菌,我们该怎样做?

婉若秋水&&

赞同来自:

回复 5# zhangxiao


1、调查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于改进及杜绝类似感染的发生,如是否手术操作存在问题?器械灭菌是否合格?有否植入物?植入物是否进行了生物监测?等等;

2、是否耐药菌?如果是耐药菌,按耐药菌要求隔离治疗等。

张晓&&

赞同来自:

本帖最后由 zhangxiao 于 2011-5-19 22:48 编辑

回复 6# 婉若秋水

谢谢老师,情况是这样的:患者女49岁,4月20日入院,诊断:腰椎管狭窄,4月23日手术,4月25日换药切口无红肿、无渗出,4月29日换药发现切口敷料下方被尿液侵湿,切口微红肿,无渗出,5月6号换药,切口微红肿,有少量渗出液,5月9号换药,切口红肿、有分泌物流出,采分泌物标本送检,5月11日检验单回报有大肠埃希菌生长。用药情况:4月23日0.9%氯化钠250ml,头孢硫米2.0g,日2次静滴,奥硝唑100ml日一次静滴,5月10日两组同时停。5月11日0.9%氯化钠250ml,头孢哌酮舒巴坦3.0g,日二次静滴,甲硝唑250ml日一次静滴,5月12日0.9%氯化钠250ml,庆大霉素24万单位切口冲洗。检出大肠埃希菌不是耐药菌。

婉若秋水&&

赞同来自:

回复 7# zhangxiao


“切口敷料下方被尿液侵湿”大肠埃希菌的来源这不就清楚了嘛。病人有尿失禁吗?需要加强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啊,避免再受到污染。

  根据药敏用药,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

张晓&&

赞同来自:

回复 8# 婉若秋水

谢谢老师,我觉得预防医院感染是多方面的,做好基础护理不容忽视。

石桥wshh1975&&

赞同来自:

回复 1# 绿蔷薇

按照2010-12-14 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三个技术文件的通知

(一)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 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下列情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1.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2.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

3.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Ⅱ、Ⅲ度烧伤创面。

其中的第二条规定: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应属于手术部位感染,但在2000版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切口部位的细菌定植是不属于医院感染的,即如果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而且血常规也不无感染征象的话,不应归于医院感染。

绿蔷薇&&

赞同来自:

多谢各位老师!病人没有局部红肿热痛,血象不高,即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我个人也觉得不属于切口感染。

忘忧草&&

赞同来自:

回复 7# zhangxiao

庆大霉素24万单位切口冲洗。

为什么这样冲洗,不太提倡呀,另外病人局部情况有无其他异常,除感染外的,有没有使用一些促时骨生长或防粘连剂等, 这些也是容易造成 不愈合的原因,但不一定是感染。

py93&&

赞同来自:

切口部位很容易污染的,没有临床体征,培养出细菌也不应该定这医院感染

张晓&&

赞同来自:

回复 12# 忘忧草

没有使用促使骨生长或防粘连剂。

忘忧草&&

赞同来自:

的确有时很难界定感染的问题,但医院感染诊断里还有一条是临床医生诊断为医院感染,如果不好明确是否感染,还是可以和临床医生沟通下,看临床医生的诊断,不过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看,医生按感染来处置的。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