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液化?

求助:我院妇产科同期有三个病人“脂肪液化”(医生临床诊断,未送检),请问各位老师,引起脂肪液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
已邀请:

悠悠鱼&&

赞同来自:

脂肪液化是因脂肪组织失活所致的非细菌性的炎症,是腹部手术伤口愈合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一种并发症,剖宫产因产妇多较为肥胖,是高发人群。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一般认为具有以下表现者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①多发生在术后5~7 天,大部分患者除诉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他自觉症状;②部分患者于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出,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③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④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⑤渗出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临床判断主要看分泌物涂片,如果是脂肪球++或+++,那就倾向于脂肪液化,如果是WBC++、PC+,还是要考虑切口感染。

热带雨林2010&&

赞同来自:

同意楼上的意见,还是要做培养看是否确实是脂肪液化,有些医生怕院感发生率高往往报脂肪液化。

xyfyy0990&&

赞同来自:

我们医院也有脂肪液化,不过有些是切口感染,是临床医生跟院感打擦边球呢!

guoxiuqin&&

赞同来自:

我们医院产科也有,送检查不到病原体,和手术医师的手术方法或者说操作有关系,周三下午我们大院长、业务院长同我们一起和产科的医师和护士长、助产士对整个手术过程进行了剖析。

helena0506&&

赞同来自:

嗯,楼上老师说的寻,在我们医院,一般脂肪液化的病人都是比较肥胖的病人。但是还是建议要送检,以明确是否是脂肪液化,有些时候,脂肪液化是可以通过TDP照射,伤口愈合的。这个预防的话,一是手术质量,另一个在病人本身,但这个好像没办法预防了,只有积极处理。

最美的烛光&&

赞同来自:

我们前一段时间也发生脂肪液化,而且是每年4-5月份都要来一段,然后又莫明其妙的好了。但我的送检结果都是: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赞同来自:

发生脂肪液化的另一个高危因素是使用电刀,但一般剖宫产病人不使用电刀的。同期出现3例脂肪液化,我觉得应该引起重视,首先要明确诊断,排除院内感染。

关心主流&&

赞同来自:

有些病例明明伤口有脓性分泌物,但是主管医师仍然说是脂肪液化。我建议,分泌物送检做涂片或细菌培养,但是医师就是不愿意。肿么办? 唉,凉拌!

王学军&&

赞同来自:

同意2楼上的意见,还是要做培养看是否确实是脂肪液化,

小小酥&&

赞同来自:

我觉得还要结合临床表现才能定,脂肪液化也有可能合并感染的。

惜缘1&&

赞同来自:

我院已存在10楼老师说的情况,医生是最大的,她们不送检,院感科已没办法,而且汇报主管院感院长,又推给管理手术科室的院长,唉!太难办了。

惜缘1&&

赞同来自:

各位老师,如果是脂肪液化,应该怎样预防呢?请支支招吧!

天天,天蓝&&

赞同来自:

送检率低说明医院对这方面还是不是很重视,要有一个文件性的重要来约束临床科室。

惜缘1&&

赞同来自:

医院领导口头说重视,真正落到实处的工作太少了,从去年我进入院感科到现在将进一年,最起码的手卫生设施到现在都没有落到实处,干起工作很吃力。

吕永红123&&

赞同来自:

同意天天,天蓝 老师说的情况,我们医院也是这样,医生不愿承认是院感,就说是脂肪液化,也不送检,主管领导把责任推到院感科,院感科有啥办法,没有执行力。

新朋友&&

赞同来自:

各位老师的意见很受益,另外,还要消除患者的精神紧张和保持手术间的温度,以免引起全身的血管收缩而影响血液循环;还要注意冲洗切口时,要使用温盐水,道理同上。

新朋友&&

赞同来自:

最近我院产科也有几例脂肪液化的患者,看到老师们的贴子受益匪浅,觉得“分泌物涂片,如果是脂肪球++或+++,那就倾向于脂肪液化,如果是WBC++、PC+,还是要考虑切口感染。”方法很好,但我们医院的检验科说:没有标准,不能出检验报告单。那么请问各位老师:分泌物怎样涂片?报告单怎样出呢?谢谢!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