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定传染病管理
传染病的管理
18780713305&&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5 个回复 • 628 次浏览 • 2017-04-19 14:54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
清秋玉叶&&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1 个回复 • 549 次浏览 • 2017-04-19 11:08
传染病随“命”而“新” 或将又一次升级
lyluoxiuhua&&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13 个回复 • 542 次浏览 • 2017-04-16 05:47
梅毒儿的随访检测及报卡疑问?
slh7230223&&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3 个回复 • 468 次浏览 • 2017-04-11 16:08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7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的通知
荷儿&&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4 个回复 • 717 次浏览 • 2017-04-10 23:45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tsfylll&&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2 个回复 • 574 次浏览 • 2017-04-05 16:04
钟南山:H7N9 病毒变异株出现耐药
luoyehuang&&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2 个回复 • 609 次浏览 • 2017-03-20 08:19
医院门诊日志还要医生手工登记吗?
yage&&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4 个回复 • 626 次浏览 • 2017-03-17 08:47
传染病漏报怎么处置?
slh7230223&&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11 个回复 • 589 次浏览 • 2017-03-16 18:48
求助乙肝患者是否有明确法规规定不可以拒诊?
2090356867&&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7 个回复 • 607 次浏览 • 2017-03-16 09:15
2017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社会共同努力,消除结核危害”
秋荷寄语&&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5 个回复 • 3594 次浏览 • 2017-03-15 15:52
[转帖] 美国:编织疾病应急网 增加对疾病预防和控制
默认分类 •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55 次浏览 • 2017-01-09 13: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美国编织疾病应急网 增加对疾病预防和控制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刘爱成 到目前为止,非典(SARS)正在不少国家肆虐,但美国仅有52例确诊为感染患者,而且没有一例死亡。人们不禁要问,人口流动如此频繁的美国,迄今为止为何能幸免于难? 美国对非典的防范和控制得益于人们长期存在的防范意识和有效机制的结合。尤其是 “9·11”事件以后,在经历了对付炭疽热、禽流感、西尼罗等传染病毒之后,人们对病毒感染特别警惕。比如,在美国攻打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人担心伊拉克可能用生化武器进行恐怖报复,做了大量的“防毒”、“防细菌”准备。人们互相提醒,很多家庭准备了封闭门窗缝隙的胶带、个人用的防毒面具,甚至储存了粮食和水等。 为了抵御生化武器的袭击,美国在过去两年多时间内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原本已经比较健全的公共医疗卫生系统,各大医院都备有应付生化武器袭击的方案和紧急疏散、隔离人群的场所。3月中旬,在美国还没有发现非典病例时,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就决定提前启用“紧急指挥中心”,开始每天24小时运转。
建立了一整套预警系统 美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一整套系统和机制已经建立了很长时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与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及民间卫生组织也紧密配合。 总部设在亚特兰大的美国疾病控防中心,早在1946年就开始工作了,当时这个规模不大的中心主要是为了防治疟疾。如今它已发展为分支机构遍布全美各地、拥有8500名工作人员的预防和控制各种疾病的网络。它与各级政府卫生部门紧密配合,除了对各种传统疾病的控制与预防外,
更重要的是不断监测和统计新的病毒在社会群体中的出现,并进行及时预警和防控。 在对诸如天花、肺结核、流行感冒等“老字号”疾病防控中,他们按流行病的季节及早向民众提醒、宣导和采取预防措施。比如流行感冒季节来临前,要求民众提前打预防针,一针能保一年。学生更是要提前打各种预防针或疫苗。学生打预防针免费,如果有学生不打,学校不准其上学。而对于新病毒的监测也非常严格。
诊所是防控中心的最前线 由于美国的医疗体系是以诊所和家庭医生为主要网络,通常情况下,人们大多上自己的诊所看自己的医生,有重病需要住院才转到医院,所以许多疾病往往在诊所里首次被发现。 最近,记者采访了记者站所在区域的诊所医师梁宏先生。梁医师告诉记者,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他们发现异常或疑难病情,必须及时上报,而且由诊所和化验部门分别上报(在美国诊所、化验等仪器检测部门和药房均为独立单位)。不管什么原因,如果不报,依法严惩。比如中国刚出现非典,他们就接到卫生局通知,告诉这种疾病的基本特征,凡遇这种症状的病人必须马上上报,尚不能确诊的要求病人居家隔离观察,病情严重的立即由急救车送往医院隔离。
在谈到隔离问题时,梁宏医师说,美国的许多传染病人如肺结核等,一般都要求居家隔离,不可以随便上诊所就医,以防传染给别人。根据规定,这些传染病人的药品必须由诊所的护士亲自送到病人家中,因为护士知道怎样保护自己。 诊所和医生把发现的新情况报告政府卫生部门,卫生部门再上报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中心根据新情况进行研究和防范。疾病控制中心下面有一些专门的医药和治疗研究机构。但在研究成果出来前,首先是通过各地方卫生部门或控制中心自己的网络,尽快将这些新病毒或病种广泛告诉民众注意预防。 比如对于非典,记者打开当地卫生局网站,上面早有通知。考虑到当地外来移民较杂,通知除了英文,还采用中文和西班牙文等文字,让人们一目了然。通知内容有: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在世界各地的基本状况;怎样传播;什么样的人最容易感染;控制和预防中心目前采取的行动和措施;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已染这种病毒以及如何对待、处理;家属怎么办等,都一一作了详细说明。 梁医师说,美国不仅仅对待非典是这样,对其他各种传染病也早就这样做了。比如,洛杉矶卫生局早就提醒居民,今年夏天,西尼罗病毒可能再次袭击加利福尼亚州,要人们防范蚊子叮咬,并注意动物、鸟类突然死亡等情况。这种1999年首次出现在纽约的病毒,去年在洛杉矶发现一例。这种病毒不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传染,而是蚊子叮过遭到病毒入侵的鸟类后,再叮咬人类传到人体。病毒入侵动物和人类后,患者会出现脑积水,有头疼、发烧、呕心、轻微发疹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斜颈及痉挛,也会导致脑膜炎。感染这种病毒的死亡率为12%。为防止蚊子叮咬传染,卫生部门要求各地搞好卫生,提醒人们清晨和傍晚穿长衣长裤,使用驱蚊药剂,检查家中纱窗是否有洞等。对于鸟类在24小时内突然死亡要举报,以便使卫生部门预先知道病毒可能在哪里入侵。
政府卫生部门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宣导向来非常重视。这些机构除了向社区民众免费提供大量的常识性材料,还经常请医生、专家到社区讲解示范。在他们看来,常抓不懈,在民众中树立习惯性的防范意识,是防控疾病传播的第一道防线。如果等到疾病完全传播开来,再来控制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劳民伤财,还很难控制。
8个国际机场配备隔离中心 美国人口流动频繁,为控制游客从外面带入的传染源,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在洛杉矶等地的8个国际机场建立了隔离中心。一旦某架飞机上发现有可疑的非典病人,隔离中心的官员可以直接到飞机上去鉴定病人是否具有非典症状;如果飞机上的乘客感到不适,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会立刻通知距离飞机降落点最近的隔离中心,官员们获悉后会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快速处理疫情。 从3月中旬开始,每一个前往亚洲国家或从这些国家返回的旅客都收到了一张附有多国文字的健康警告卡,警告每一个旅客小心感染非典,旅客应在旅行后10天内观察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有发烧、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为防范非典进入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对于刚进入美国的外国人和本国居民,一视同仁,在机场、港口和各口岸向他们发放黄色建议书,要求那些从疫区来的人首先在家里隔离7天,后来又增加到10天,不要上班、上学或到公共场所活动。 保险公司如何积极配合 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首先得到保险公司的积极协助和配合。从经济利益来讲,作为保险公司,得病的人少了,保险公司就可以多赢利。所以,每当政府部门开展防病常识的宣传和教育,保险公司都积极参与。 在美国,许多人都能及早地发现自己身上的疾病,这是因为美国是个医疗保险大国,大多数人都有医疗保险。有了医疗保险,人们看病和检查身体就比较勤。比如,最近一位朋友被检查出患前列腺癌。医生说他属于最早期,所以比较好治。如果没有保险,人们通常只能等到非看病不可才去医院,这样不利于疾病的及早预防、发现和治疗。 媒体都开设健康版 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美国媒体日常报道比较多。有许多报纸都设有健康版。媒体对健康问题的报道,从新疾病的流行到最新药物的出炉,从日常的健身运动到蔬菜水果的营养吸收,涉及面非常广泛。当然其报道的特点最主要的还是“追新”。比如对非典,美国媒体的报道比较早,而且一直跟踪。这样至少可以让民众对新疾病引起重视。自“9·11”事件以来,美国人更喜欢用“狼来了”的战术,认为多喊“狼来了”,不仅可以吓狼,更重要的是使自己提高警惕。以西尼罗病毒为例,媒体配合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进行宣传,就能让更多的人较早意识到这个病毒,知道如何预防蚊子的叮咬。 与此同时,对于防病与健康,媒体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媒体在美国是爱挑刺的主儿。但这对健康来说,未免不是一件好事。美国全国广播公司(ABC)目前在打的一场官司就是一例。去年,有消费者传洛杉矶一家鱼肉食品店把过期的食品从柜台上收回重新包装,打上新日期,再拿到柜台上去卖。ABC知道后,派人去采访,被拒绝。后来有两名记者假装临时工去该店应聘。他们带着小型摄像机上班,把该公司如何作假的情况全部偷拍下来。这个新闻播放后,引起很大反响。食品店自然遭到有关当局的罚款。可是该店反过来告ABC,说他们的记者有欺骗行为。法院判决:ABC揭露问题是好事,但对记者管教不严,也该受罚。对此,ABC不服,正向上一级法院申诉。不管此案的结果如何,媒体勇于打假,对预防疾病、帮助社会建立良好卫生习惯显然是非常有益的。 切断动植物疾病传染源 切断动植物疾病传染源,是预防各种怪病的重要手段。在美国,除了有民间的环保组织对环境污染的监督之外,政府对动植物可能给人类带来疾病传染非常警惕,并有应急防范措施和法律规定。不管何时何地,他们一旦发现和遇到新问题,将全力阻止疫情蔓延。比如去年10月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地区爆发的外来新疫禽流感,先是在两个地方发现,后来又蔓延到洛杉矶、圣迭戈、里弗塞德、圣贝纳迪诺和文图拉等5个县,再往后,又进一步扩大到附近的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等西部地区。 这种禽流感传染极快,其病菌可以通过禽类的粪便、鼻涕、口水和眼睛里的分泌物以及饲养者的衣物、鞋子和运输工具传染。没有打预防针的被感染禽鸟死亡率达到90%。对于这种鸟类疾病,美国加州州长戴维斯和美国农业部都先后宣布疫区进入紧急状态。为防止和切断疫源,立即建立隔离带,屠宰和销毁1200万只被怀疑染上这种流感的家禽。 为防止动物疾病对人体的侵入和影响,美国除了对境外旅客带进来的动植物和食品的检查十分严格,其国内州与州之间的农产品也不允许随便携带。比如在加州与内华达州及亚利桑那州的边界,都设了检查站,专门检查有没有从外州携带粮食和水果。对于有病的动物更是被隔离在本州之内。去年10月以来,加州的中谷杜拉瑞县连续发现牛感染肺结核病。这种病毒会使牛的身体变得瘦弱,最后死亡。如果人与患了此病的牛接触,可能感染此病毒。如果人喝了带有此病毒的牛奶或吃了带有此病毒的生牛肉,也可能会感染病毒。为预防此病扩散,美国农业部规定,当一个州发现两宗以上这样的病,就取消其“无牛肺结核病”地位。今年4月28日,美国农业部宣布取消加州的这种地位。这意味着加州的农场不能自由把牛运出加州,连到别的州放牧都不可以。 美国在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的措施和法律确实不少,它们是国民健康的重要保障。 查看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美国编织疾病应急网 增加对疾病预防和控制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刘爱成 到目前为止,非典(SARS)正在不少国家肆虐,但美国仅有52例确诊为感染患者,而且没有一例死亡。人们不禁要问,人口流动如此频繁的美国,迄今为止为何能幸免于难? 美国对非典的防范和控制得益于人们长期存在的防范意识和有效机制的结合。尤其是 “9·11”事件以后,在经历了对付炭疽热、禽流感、西尼罗等传染病毒之后,人们对病毒感染特别警惕。比如,在美国攻打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人担心伊拉克可能用生化武器进行恐怖报复,做了大量的“防毒”、“防细菌”准备。人们互相提醒,很多家庭准备了封闭门窗缝隙的胶带、个人用的防毒面具,甚至储存了粮食和水等。 为了抵御生化武器的袭击,美国在过去两年多时间内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原本已经比较健全的公共医疗卫生系统,各大医院都备有应付生化武器袭击的方案和紧急疏散、隔离人群的场所。3月中旬,在美国还没有发现非典病例时,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就决定提前启用“紧急指挥中心”,开始每天24小时运转。
建立了一整套预警系统 美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一整套系统和机制已经建立了很长时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与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及民间卫生组织也紧密配合。 总部设在亚特兰大的美国疾病控防中心,早在1946年就开始工作了,当时这个规模不大的中心主要是为了防治疟疾。如今它已发展为分支机构遍布全美各地、拥有8500名工作人员的预防和控制各种疾病的网络。它与各级政府卫生部门紧密配合,除了对各种传统疾病的控制与预防外,
更重要的是不断监测和统计新的病毒在社会群体中的出现,并进行及时预警和防控。 在对诸如天花、肺结核、流行感冒等“老字号”疾病防控中,他们按流行病的季节及早向民众提醒、宣导和采取预防措施。比如流行感冒季节来临前,要求民众提前打预防针,一针能保一年。学生更是要提前打各种预防针或疫苗。学生打预防针免费,如果有学生不打,学校不准其上学。而对于新病毒的监测也非常严格。
诊所是防控中心的最前线 由于美国的医疗体系是以诊所和家庭医生为主要网络,通常情况下,人们大多上自己的诊所看自己的医生,有重病需要住院才转到医院,所以许多疾病往往在诊所里首次被发现。 最近,记者采访了记者站所在区域的诊所医师梁宏先生。梁医师告诉记者,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他们发现异常或疑难病情,必须及时上报,而且由诊所和化验部门分别上报(在美国诊所、化验等仪器检测部门和药房均为独立单位)。不管什么原因,如果不报,依法严惩。比如中国刚出现非典,他们就接到卫生局通知,告诉这种疾病的基本特征,凡遇这种症状的病人必须马上上报,尚不能确诊的要求病人居家隔离观察,病情严重的立即由急救车送往医院隔离。
在谈到隔离问题时,梁宏医师说,美国的许多传染病人如肺结核等,一般都要求居家隔离,不可以随便上诊所就医,以防传染给别人。根据规定,这些传染病人的药品必须由诊所的护士亲自送到病人家中,因为护士知道怎样保护自己。 诊所和医生把发现的新情况报告政府卫生部门,卫生部门再上报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中心根据新情况进行研究和防范。疾病控制中心下面有一些专门的医药和治疗研究机构。但在研究成果出来前,首先是通过各地方卫生部门或控制中心自己的网络,尽快将这些新病毒或病种广泛告诉民众注意预防。 比如对于非典,记者打开当地卫生局网站,上面早有通知。考虑到当地外来移民较杂,通知除了英文,还采用中文和西班牙文等文字,让人们一目了然。通知内容有: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在世界各地的基本状况;怎样传播;什么样的人最容易感染;控制和预防中心目前采取的行动和措施;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已染这种病毒以及如何对待、处理;家属怎么办等,都一一作了详细说明。 梁医师说,美国不仅仅对待非典是这样,对其他各种传染病也早就这样做了。比如,洛杉矶卫生局早就提醒居民,今年夏天,西尼罗病毒可能再次袭击加利福尼亚州,要人们防范蚊子叮咬,并注意动物、鸟类突然死亡等情况。这种1999年首次出现在纽约的病毒,去年在洛杉矶发现一例。这种病毒不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传染,而是蚊子叮过遭到病毒入侵的鸟类后,再叮咬人类传到人体。病毒入侵动物和人类后,患者会出现脑积水,有头疼、发烧、呕心、轻微发疹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斜颈及痉挛,也会导致脑膜炎。感染这种病毒的死亡率为12%。为防止蚊子叮咬传染,卫生部门要求各地搞好卫生,提醒人们清晨和傍晚穿长衣长裤,使用驱蚊药剂,检查家中纱窗是否有洞等。对于鸟类在24小时内突然死亡要举报,以便使卫生部门预先知道病毒可能在哪里入侵。
政府卫生部门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宣导向来非常重视。这些机构除了向社区民众免费提供大量的常识性材料,还经常请医生、专家到社区讲解示范。在他们看来,常抓不懈,在民众中树立习惯性的防范意识,是防控疾病传播的第一道防线。如果等到疾病完全传播开来,再来控制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劳民伤财,还很难控制。
8个国际机场配备隔离中心 美国人口流动频繁,为控制游客从外面带入的传染源,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在洛杉矶等地的8个国际机场建立了隔离中心。一旦某架飞机上发现有可疑的非典病人,隔离中心的官员可以直接到飞机上去鉴定病人是否具有非典症状;如果飞机上的乘客感到不适,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会立刻通知距离飞机降落点最近的隔离中心,官员们获悉后会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快速处理疫情。 从3月中旬开始,每一个前往亚洲国家或从这些国家返回的旅客都收到了一张附有多国文字的健康警告卡,警告每一个旅客小心感染非典,旅客应在旅行后10天内观察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有发烧、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为防范非典进入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对于刚进入美国的外国人和本国居民,一视同仁,在机场、港口和各口岸向他们发放黄色建议书,要求那些从疫区来的人首先在家里隔离7天,后来又增加到10天,不要上班、上学或到公共场所活动。 保险公司如何积极配合 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首先得到保险公司的积极协助和配合。从经济利益来讲,作为保险公司,得病的人少了,保险公司就可以多赢利。所以,每当政府部门开展防病常识的宣传和教育,保险公司都积极参与。 在美国,许多人都能及早地发现自己身上的疾病,这是因为美国是个医疗保险大国,大多数人都有医疗保险。有了医疗保险,人们看病和检查身体就比较勤。比如,最近一位朋友被检查出患前列腺癌。医生说他属于最早期,所以比较好治。如果没有保险,人们通常只能等到非看病不可才去医院,这样不利于疾病的及早预防、发现和治疗。 媒体都开设健康版 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美国媒体日常报道比较多。有许多报纸都设有健康版。媒体对健康问题的报道,从新疾病的流行到最新药物的出炉,从日常的健身运动到蔬菜水果的营养吸收,涉及面非常广泛。当然其报道的特点最主要的还是“追新”。比如对非典,美国媒体的报道比较早,而且一直跟踪。这样至少可以让民众对新疾病引起重视。自“9·11”事件以来,美国人更喜欢用“狼来了”的战术,认为多喊“狼来了”,不仅可以吓狼,更重要的是使自己提高警惕。以西尼罗病毒为例,媒体配合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进行宣传,就能让更多的人较早意识到这个病毒,知道如何预防蚊子的叮咬。 与此同时,对于防病与健康,媒体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媒体在美国是爱挑刺的主儿。但这对健康来说,未免不是一件好事。美国全国广播公司(ABC)目前在打的一场官司就是一例。去年,有消费者传洛杉矶一家鱼肉食品店把过期的食品从柜台上收回重新包装,打上新日期,再拿到柜台上去卖。ABC知道后,派人去采访,被拒绝。后来有两名记者假装临时工去该店应聘。他们带着小型摄像机上班,把该公司如何作假的情况全部偷拍下来。这个新闻播放后,引起很大反响。食品店自然遭到有关当局的罚款。可是该店反过来告ABC,说他们的记者有欺骗行为。法院判决:ABC揭露问题是好事,但对记者管教不严,也该受罚。对此,ABC不服,正向上一级法院申诉。不管此案的结果如何,媒体勇于打假,对预防疾病、帮助社会建立良好卫生习惯显然是非常有益的。 切断动植物疾病传染源 切断动植物疾病传染源,是预防各种怪病的重要手段。在美国,除了有民间的环保组织对环境污染的监督之外,政府对动植物可能给人类带来疾病传染非常警惕,并有应急防范措施和法律规定。不管何时何地,他们一旦发现和遇到新问题,将全力阻止疫情蔓延。比如去年10月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地区爆发的外来新疫禽流感,先是在两个地方发现,后来又蔓延到洛杉矶、圣迭戈、里弗塞德、圣贝纳迪诺和文图拉等5个县,再往后,又进一步扩大到附近的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等西部地区。 这种禽流感传染极快,其病菌可以通过禽类的粪便、鼻涕、口水和眼睛里的分泌物以及饲养者的衣物、鞋子和运输工具传染。没有打预防针的被感染禽鸟死亡率达到90%。对于这种鸟类疾病,美国加州州长戴维斯和美国农业部都先后宣布疫区进入紧急状态。为防止和切断疫源,立即建立隔离带,屠宰和销毁1200万只被怀疑染上这种流感的家禽。 为防止动物疾病对人体的侵入和影响,美国除了对境外旅客带进来的动植物和食品的检查十分严格,其国内州与州之间的农产品也不允许随便携带。比如在加州与内华达州及亚利桑那州的边界,都设了检查站,专门检查有没有从外州携带粮食和水果。对于有病的动物更是被隔离在本州之内。去年10月以来,加州的中谷杜拉瑞县连续发现牛感染肺结核病。这种病毒会使牛的身体变得瘦弱,最后死亡。如果人与患了此病的牛接触,可能感染此病毒。如果人喝了带有此病毒的牛奶或吃了带有此病毒的生牛肉,也可能会感染病毒。为预防此病扩散,美国农业部规定,当一个州发现两宗以上这样的病,就取消其“无牛肺结核病”地位。今年4月28日,美国农业部宣布取消加州的这种地位。这意味着加州的农场不能自由把牛运出加州,连到别的州放牧都不可以。 美国在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的措施和法律确实不少,它们是国民健康的重要保障。
传染病疫情、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病例等8类卫生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默认分类 •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40 次浏览 • 2017-01-09 13:33
寨卡病毒病应急防控模拟演练
默认分类 •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26 次浏览 • 2017-01-09 13:20
第一部分 启动仪式
一、地点:XX学校
二、准备:领导和观摩人员入座,参演人员列队
主持人(台词):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自限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皮疹、结膜炎或关节痛。寨卡病毒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伊蚊为寨卡病毒主要传播媒介;主要传播途径是蚊媒传播,其次还可通过母婴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本病最主要的危害是能引起新生儿小头畸形及格林—巴利综合征等。本病主要流行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市暂无寨卡病毒病例报告。
为提高我县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检验我县应对寨卡病毒病出现时的应急指挥、组织协调、快速反应及处置与救援能力,根据XX文件通知精神及市卫计委安排,2016年寨卡病毒病应急防控演练工作在我县开展,为有效搞好本次应急演练工作,我县制定了寨卡病毒病应急防控演练预案,成立了寨卡病毒病应急防控演练活动领导小组,为顺利开展本次演练活动做了大量的工作准备。今天,由县政府主办、县卫计局承办、县教育局协办的2016年寨卡病毒病应急防控演练在XX学校举行。
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的有:县政府应急办、县卫生计生局、县教育局、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县医院等相关单位。
本次演练共分为医疗救援(含患者转运)、疫情报告、应急响应、现场处置和总结评估五个科目。下面请演练指挥长、县政府副县长XX同志宣布演练开始。
XX副县长(指挥长台词):我宣布,XX县2016年寨卡病毒应急防控演练开始。
稍后…….列队暂时解散,演练正式开始
第二部分 医疗救援
(场景模拟)
主持人(台词):2016年10月26日上午9时30分,县XX医院接到急救电话,x乡(镇)x村x组,王x,男,37岁,因高热不退,皮疹,四肢关节及肌肉疼痛,要求院前救护车辆实施救援,转运病人。120救护车及随车救护人员立即到达患者所在地,将患者接至中心医院。
场景一 预检分诊
一辆120救护车拉响警报,开启警灯,驶入演练现场,县xx医院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台 ,120随车医务人员将患者搀扶到预检分诊处,预检分诊处2名医务人员立即对病人实行体温、血压等测量,询问病人基本情况、病史等。
主持人(台词):
在预检分诊处,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检查、测量体温,并通过询问得知,王x曾在出国去巴西务工,一周前归国返家,于1+天前出现发热体温38.9摄氏度,并伴皮疹及全身关节、肌肉疼痛、随即将病人分诊到感染科住院治疗。
场景二 隔离治疗
预检分诊处至医疗帐篷之间,4名医务人员用担架将病人护送到医疗帐篷。医疗帐篷内2名医师紧急对接诊病人进行体检、书写病历、开具检查单据、处方等记录,根据病情对症处置,2名护士忙碌地为病人测体温、血压、配药、输液等,按医嘱开展治疗工作。
主持人(台词):
县xx医院感染科(医疗帐篷)医务人员在对患者对症治疗体检、询问病史中了解到,患者有出国去巴西务工史,归国返家后1+天前发现发热伴全身皮疹及全身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根据患者情况及自述病史,向科主任报告,经主任对患者体检、询问病史等检查后,根据患者症状,按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要求、上报程序、报告院分管领导和防护科,组织专家分诊。
场景三 专家会诊
几名专家组专家进入医疗帐篷,对患者进行会诊,并互相讨论、交流。
主持人(台词):
专家组依据患者出国务工、归国返家一周时间,并根据巴西传染病流行情况、结合病人症状和体征,会诊初步诊断为“病毒感染?疑似输入性寨卡病毒?”专家组立即将会诊意见报医院分管领导及防保科。医院迅速对患者防蚊隔离,防止感染、院感控制管理等应急处置措施,联系检验科采取患者血样,上送上级疾控中心进行寨卡病毒核酸检测。上级疾控中心检测结果显示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市疾控中心将结果反馈至中心医院,并电话告知县疾控中心。…………
场景四 初步核实(2016年10月27日上午)
【电话响铃声】
县疾控中心(台词):你好,是xx医院防保科吗?我是县疾控中心,你们是否在10月26日收治一名患者王某?他的基本情况和症状是什么?他的诊断结果是什么?请你们对他进行防蚊隔离治疗,做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全院杀蚊灭蚊工作,并配合我们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按照要求进行网络直报。
县xx医院(台词):是的,昨日上午9:30分,我院收治一例因高热伴有皮疹及全身肌肉、关节痛,从巴西务工返家的病人,经专家会诊,初步诊断为“病毒感染?疑似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上级疾控血液检测结果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王x目前已确诊为:寨卡病毒病。我们会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和配合工作。
主持人(台词):县疾控中心经初步核实后,立即向卫计局应急办公室报告该事件,然后卫计局应急办向县应急办指挥中心进行相关情况的汇报。县应急办指挥中心决定,立即启动寨卡病毒应急响应,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第三部分 疫情报告
场景5 病例报告
【电话响铃声】
县疾控中心主任(台词):局应急办,县xx医院昨天上午9:30分收治一例巴西务工返乡“病毒感染?疑似输入性寨卡病毒病”患者,今日接到上级疾控反馈血液检测结果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王x目前已确诊为:输入性寨卡病毒病。我们已初步调查核实,还是今年我县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请示局下一步防控措施。
县卫计局应急办(台词):好的,收到!请作好应急工作准备,我们马上将此情况向县政府应急办和局领导报告。
【电话响铃声】
县卫计局应急办(台词):县应急办,我是卫计局应急办公室,现向你们报告疫情,县中心医院昨天上午9:30分收治一例巴西务工返乡“病毒感染?疑似输入性寨卡病毒病”患者,今日接到上级疾控反馈血液检测结果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王x目前已确诊为:输入性寨卡病毒病。县疾控中心已初步调查核实,这是今年我县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请示下一步防控措施。
县政府应急办(台词):收到,我们马上向分管县长汇报。
【电话响铃声】
县卫计局副局长(台词):X局长,县xx医院昨天上午9:30分收治一例巴西务工返乡’病毒感染?疑似输入性寨卡病毒病“患者,今日接到上级疾控反馈血液检测结果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王x目前已确诊为:输入性寨卡病毒病。县疾控中心已初步调查核实,这是今年我县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请指示。
县卫计局局长(台词):立即启动《XX县卫计局寨卡病毒应急预案》,马上组织疾控、卫监、XX医院等开展应急处置及医疗救援工作。同时,请你及时报告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向市卫计委报告。稍后………..,各小组从预订区域整队入场。
第四部分 应急响应 现场处置
场景6 队伍进场
各应急分队依次按顺序进场,到达指定位置。救护车拉响警报进场。
进场顺序:【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组→医疗救援组→卫生监督组→参演及后勤保障组→宣教组】
主持人(台词):由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县XX医院、县卫计局组成的应急分队,正以最快的速度从不同的地点赶赴现场。
场景7 队长报告
各分队长立即向副指挥长报告。
报告副指挥长同志,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组到位,请指示;
报告副指挥长同志,医疗救援组到位,请指示;
报告副指挥长同志,卫生监督组到位,请指示;
报告副指挥长同志,参演及后勤保障组到位,请指示;
报告副指挥长同志,宣教组到位,请指示;
主持人(台词):现在,临时应急指挥部内,副指挥长召集各位应急分队队长紧急会议,为各分队安排布置任务………。
县卫计局局长(副指挥长台词):同志们,我县xx医院26日上午9:30分收治一例初步诊断为“疑似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结合上级疾控中心寨卡病毒核酸检验阳性,目前已确诊为:寨卡病毒病。根据国家对”首例寨卡病毒病“应急防控处置要求,请各应急分队按各自职责分工,认真进行现场处置和医学救援工作。县XX医院负责病例收治救治、病例转运、组织专家会诊、血样标本采集上送等工作;县疾控中心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可疑病例搜索、媒介监测、环境消杀、健康宣传等工作;县卫生监督所负责医院疾控全程工作的督导监测。各部门立即就位!
各小组成员共同应答(台词):是
各小组有序回到预订区域,按职责分工,同时开展应急处置及医疗救援。
场景8 疾控人员现场处置
主持人(台词):在预设定的中心医院、患者家庭(帐篷),疾控中心流调人员、采样人员、蚊媒监测人员、消杀人员、健康宣传人员按照职责分工,有序开展相应工作。
4名身着个人防护的疾控人员紧急赴县xx医院隔离病房(设置的帐篷)。
2名疾控流调人员在与首诊医生简单交流了解情况后,到隔离病房对患者进行仔细的询问记录(1人询问,1人记录),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调查完后对医院出具流行病学意见书。
健康组人员向医生和患者发放宣传手册、驱蚊水和灭蚊喷雾。
2名队员现场采集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血清标本。
主持人(台词):流行病学调人员访谈首诊医生、对患者做详细的个案调查,主要调查发病前2周和发病后1周的外出活动史和蚊虫叮咬史,调查完毕后对医院出具流行病学意见。调查结果显示,本次疫情的疫点仅为患者。疾控人员赴患家进行入户调查、可疑病例搜索和周围环境调查。
2名疾控人员快速开展对家属和密切接触者的入户调查(家庭帐篷),走访询问和调查附近邻居,经初步调查核实,患者家属附近邻居尚未出现与患者相类似的症状。
几名建教人员派发宣传资料、驱蚊水、灭蚊喷雾,嘱附近家属邻居做好个人防蚊和家庭灭蚊。
主持人(台词):流调人员与蚊媒监测组、消杀组汇合共同确定本次疫点分区:核心区(以患家为中心r=200米)、警戒区(核心区外r=200)和监控区,制作地形简图。因该病例为我县年度首例,流调人员对该起事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进行网络报告,调查结束后2小时内撰写调查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
2名队员对患家、(核心区r=200m)及警戒区(核心区外r=200m)及警戒区(核心区外r=200m)以及监测区进行周密的布雷图指数调查,并做好记录。
主持人(台词):布雷图指数法:在核心区每2—3天重复进行布雷图指数法调查,直至布雷图指数小于5,警戒区每周调查1次,监控区每两周调查1次。在进行室外布雷图监测的同时清理蚊媒孳生地清理、喷雾杀蚊灭蚊。
主持人(台词):消杀组对患者和核心区进行孳生地清理、室内室外成蚊杀灭,病例核心区要求7天内将蚊媒密度(布雷图指数)降至5以下。
场景9 卫生监督组
身着制服的卫生监督人员,全程跟踪督导整个应急处置及医学救援过程,时不时可见他们的身影,有时记录着……….
(稍后………..)
主持人(台词):在整个救援过程中,各小组不断将处置及救援信息反馈到指挥部,指挥部进行分析汇总后,及时报县政府。
场景10 领导亲临现场
指挥长、副指挥长陪同各部门领导到预设的患者家庭及周围密切接触者家庭帐篷区域检查指导应急处置工作和慰问群众。
主持人(台词):县政府、县卫计局、县红十字会领导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应急处置工作,亲切慰问应急处置人员和居民群众。要求应急处置人员认真开展主动搜索,及时发现可疑病例,搞好环境消杀,搞好蚊媒监测,保证群众生命安全,圆满完成处置任务。向居民群众宣传防治知识,动员居民若出现发热、皮疹、红眼及肌肉关节痛等症状或体征要及时就医。
(慰问后回到主席台)
第五部分 总结评语
主持人(台词):经过各部门紧张有序的应急处置和医学救援,此次疑似寨卡病毒病事件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完成,未发现疑似病例。
稍后……….
主持人(台词): 指挥部通知,请各应急分队队长到指挥部召开会,进行情况分析汇总。
(各应急小组接到主持人的提示后,前往指挥部依次进行情况汇报)
场景11 各队长汇报工作
各应急分队长在指挥部开会,分析汇报救援情况。
县政府副县长(指挥长台词):同志们,本次发生在我县疑似寨卡病毒事件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目前应急处置及救援工作已告一段落。下面,请各小组汇报工作情况。
1、县疾控中心主任(台词):指挥长同志,经疾控中心核实,患者王x为我县本年度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已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通过对患者家庭及周围密切接触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主动搜索,除患者外,未发现其他病例。已完成对患者和亲密接触者进行采样送检。已完成对王x家庭、核心区、警戒区及周围进行了蚊媒监测、健康宣传、环境消杀等应急处置工作,汇报完毕。
2、县XX医院院长(台词):指挥长同志,医疗救护组经过预检分诊,患者接转至传染病科进行防蚊隔离治疗,并按要求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目前患者王x病情稳定。收到病人后,全院加强寨卡病毒病学习和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加强院内杀蚊灭蚊消毒工作,预防院内感染发生。
3、县卫生监督所所长(台词):指挥长同志,卫监督所通过现场全程监督督导,应急处置及医学救援工作的开展紧张有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等应急处置、医学救援等开展合理,符合程序,无违规违纪情况。
县政府副县长(指挥长台词):同志们,本次疑似寨卡病毒病事件原因已调查清楚,蚊媒已进行监测,环境已经过消杀,病人已经得到有效治疗,相关危害因素已消除。通过分析、评估,建议终止应急响应。对本次事件,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请各部门落实好善后处理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疾病监测,加强信息报告,加强部门之间联动机制,完善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管理工作制度,为今后我县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积累经验;
二、各单位要认真完善各项卫生应急预案,加强和开展对应急队伍、应急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及医学救援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对本次应急处置及救援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形成总结上报县人民政府、县应急办。
………散会!
(散会后,各小组迅速回到演习区域,组队待命,救援结束)
主持人(总结):2016年10月26日上午9点30分,我县医院收治一例初步诊断为“疑似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经上级疾控检测血液寨卡病毒核酸阳性,确诊为:输入性寨卡病毒病。县疾控中心核实该病例为我县年度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县政府、县卫计局等领导高度重视,县卫生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有关领导亲临现场指挥,组织现场处置及医学救援工作。目前,病例已在隔离病房进行救治,病人病情稳定。疾控中心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媒介监测、消杀、健康宣传工作。县卫监所全程监测监督医院和疾控的工作。经过全体队员医学救援和应急处置,病例得到了有效的救治,无新增病例发生,本次寨卡病毒病应急处置救援模拟演练活动圆满结束。
县卫计局局长副指挥长(台词):各救援组迅速集合。
(各组按原来位置跑步到主席台前列队)
副指挥长向指挥长报告(台词):指挥长同志,寨卡病毒病应急防控处置救援工作结束,请指示。
县政府副县长(指挥长)发表简短讲话:
同志们,此次我县开展的寨卡病毒病应急防控模拟演练,县政府、县卫计局等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县教育局和XX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师生的倾力参与。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关心和支持这次演练活动的各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本次演练活动的付出艰辛努力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今天的演练活动,各参演单位团结协作,准备充分,反应快速,处置有序。本次演练活动的成功开展,对今后我县快速、高效、科学地处置现实中的突发事件,有着积极的推动和借鉴作用。
最后,我宣布,县2016年寨卡病毒病应急防控演练模拟演练结束。
查看全部
寨卡病毒病应急防控模拟演练
第一部分 启动仪式
一、地点:XX学校
二、准备:领导和观摩人员入座,参演人员列队
主持人(台词):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自限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皮疹、结膜炎或关节痛。寨卡病毒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伊蚊为寨卡病毒主要传播媒介;主要传播途径是蚊媒传播,其次还可通过母婴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本病最主要的危害是能引起新生儿小头畸形及格林—巴利综合征等。本病主要流行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市暂无寨卡病毒病例报告。
为提高我县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检验我县应对寨卡病毒病出现时的应急指挥、组织协调、快速反应及处置与救援能力,根据XX文件通知精神及市卫计委安排,2016年寨卡病毒病应急防控演练工作在我县开展,为有效搞好本次应急演练工作,我县制定了寨卡病毒病应急防控演练预案,成立了寨卡病毒病应急防控演练活动领导小组,为顺利开展本次演练活动做了大量的工作准备。今天,由县政府主办、县卫计局承办、县教育局协办的2016年寨卡病毒病应急防控演练在XX学校举行。
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的有:县政府应急办、县卫生计生局、县教育局、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县医院等相关单位。
本次演练共分为医疗救援(含患者转运)、疫情报告、应急响应、现场处置和总结评估五个科目。下面请演练指挥长、县政府副县长XX同志宣布演练开始。
XX副县长(指挥长台词):我宣布,XX县2016年寨卡病毒应急防控演练开始。
稍后…….列队暂时解散,演练正式开始
第二部分 医疗救援
(场景模拟)
主持人(台词):2016年10月26日上午9时30分,县XX医院接到急救电话,x乡(镇)x村x组,王x,男,37岁,因高热不退,皮疹,四肢关节及肌肉疼痛,要求院前救护车辆实施救援,转运病人。120救护车及随车救护人员立即到达患者所在地,将患者接至中心医院。
场景一 预检分诊
一辆120救护车拉响警报,开启警灯,驶入演练现场,县xx医院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台 ,120随车医务人员将患者搀扶到预检分诊处,预检分诊处2名医务人员立即对病人实行体温、血压等测量,询问病人基本情况、病史等。
主持人(台词):
在预检分诊处,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检查、测量体温,并通过询问得知,王x曾在出国去巴西务工,一周前归国返家,于1+天前出现发热体温38.9摄氏度,并伴皮疹及全身关节、肌肉疼痛、随即将病人分诊到感染科住院治疗。
场景二 隔离治疗
预检分诊处至医疗帐篷之间,4名医务人员用担架将病人护送到医疗帐篷。医疗帐篷内2名医师紧急对接诊病人进行体检、书写病历、开具检查单据、处方等记录,根据病情对症处置,2名护士忙碌地为病人测体温、血压、配药、输液等,按医嘱开展治疗工作。
主持人(台词):
县xx医院感染科(医疗帐篷)医务人员在对患者对症治疗体检、询问病史中了解到,患者有出国去巴西务工史,归国返家后1+天前发现发热伴全身皮疹及全身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根据患者情况及自述病史,向科主任报告,经主任对患者体检、询问病史等检查后,根据患者症状,按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要求、上报程序、报告院分管领导和防护科,组织专家分诊。
场景三 专家会诊
几名专家组专家进入医疗帐篷,对患者进行会诊,并互相讨论、交流。
主持人(台词):
专家组依据患者出国务工、归国返家一周时间,并根据巴西传染病流行情况、结合病人症状和体征,会诊初步诊断为“病毒感染?疑似输入性寨卡病毒?”专家组立即将会诊意见报医院分管领导及防保科。医院迅速对患者防蚊隔离,防止感染、院感控制管理等应急处置措施,联系检验科采取患者血样,上送上级疾控中心进行寨卡病毒核酸检测。上级疾控中心检测结果显示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市疾控中心将结果反馈至中心医院,并电话告知县疾控中心。…………
场景四 初步核实(2016年10月27日上午)
【电话响铃声】
县疾控中心(台词):你好,是xx医院防保科吗?我是县疾控中心,你们是否在10月26日收治一名患者王某?他的基本情况和症状是什么?他的诊断结果是什么?请你们对他进行防蚊隔离治疗,做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全院杀蚊灭蚊工作,并配合我们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按照要求进行网络直报。
县xx医院(台词):是的,昨日上午9:30分,我院收治一例因高热伴有皮疹及全身肌肉、关节痛,从巴西务工返家的病人,经专家会诊,初步诊断为“病毒感染?疑似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上级疾控血液检测结果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王x目前已确诊为:寨卡病毒病。我们会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和配合工作。
主持人(台词):县疾控中心经初步核实后,立即向卫计局应急办公室报告该事件,然后卫计局应急办向县应急办指挥中心进行相关情况的汇报。县应急办指挥中心决定,立即启动寨卡病毒应急响应,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第三部分 疫情报告
场景5 病例报告
【电话响铃声】
县疾控中心主任(台词):局应急办,县xx医院昨天上午9:30分收治一例巴西务工返乡“病毒感染?疑似输入性寨卡病毒病”患者,今日接到上级疾控反馈血液检测结果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王x目前已确诊为:输入性寨卡病毒病。我们已初步调查核实,还是今年我县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请示局下一步防控措施。
县卫计局应急办(台词):好的,收到!请作好应急工作准备,我们马上将此情况向县政府应急办和局领导报告。
【电话响铃声】
县卫计局应急办(台词):县应急办,我是卫计局应急办公室,现向你们报告疫情,县中心医院昨天上午9:30分收治一例巴西务工返乡“病毒感染?疑似输入性寨卡病毒病”患者,今日接到上级疾控反馈血液检测结果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王x目前已确诊为:输入性寨卡病毒病。县疾控中心已初步调查核实,这是今年我县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请示下一步防控措施。
县政府应急办(台词):收到,我们马上向分管县长汇报。
【电话响铃声】
县卫计局副局长(台词):X局长,县xx医院昨天上午9:30分收治一例巴西务工返乡’病毒感染?疑似输入性寨卡病毒病“患者,今日接到上级疾控反馈血液检测结果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王x目前已确诊为:输入性寨卡病毒病。县疾控中心已初步调查核实,这是今年我县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请指示。
县卫计局局长(台词):立即启动《XX县卫计局寨卡病毒应急预案》,马上组织疾控、卫监、XX医院等开展应急处置及医疗救援工作。同时,请你及时报告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向市卫计委报告。稍后………..,各小组从预订区域整队入场。
第四部分 应急响应 现场处置
场景6 队伍进场
各应急分队依次按顺序进场,到达指定位置。救护车拉响警报进场。
进场顺序:【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组→医疗救援组→卫生监督组→参演及后勤保障组→宣教组】
主持人(台词):由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县XX医院、县卫计局组成的应急分队,正以最快的速度从不同的地点赶赴现场。
场景7 队长报告
各分队长立即向副指挥长报告。
报告副指挥长同志,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组到位,请指示;
报告副指挥长同志,医疗救援组到位,请指示;
报告副指挥长同志,卫生监督组到位,请指示;
报告副指挥长同志,参演及后勤保障组到位,请指示;
报告副指挥长同志,宣教组到位,请指示;
主持人(台词):现在,临时应急指挥部内,副指挥长召集各位应急分队队长紧急会议,为各分队安排布置任务………。
县卫计局局长(副指挥长台词):同志们,我县xx医院26日上午9:30分收治一例初步诊断为“疑似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结合上级疾控中心寨卡病毒核酸检验阳性,目前已确诊为:寨卡病毒病。根据国家对”首例寨卡病毒病“应急防控处置要求,请各应急分队按各自职责分工,认真进行现场处置和医学救援工作。县XX医院负责病例收治救治、病例转运、组织专家会诊、血样标本采集上送等工作;县疾控中心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可疑病例搜索、媒介监测、环境消杀、健康宣传等工作;县卫生监督所负责医院疾控全程工作的督导监测。各部门立即就位!
各小组成员共同应答(台词):是
各小组有序回到预订区域,按职责分工,同时开展应急处置及医疗救援。
场景8 疾控人员现场处置
主持人(台词):在预设定的中心医院、患者家庭(帐篷),疾控中心流调人员、采样人员、蚊媒监测人员、消杀人员、健康宣传人员按照职责分工,有序开展相应工作。
4名身着个人防护的疾控人员紧急赴县xx医院隔离病房(设置的帐篷)。
2名疾控流调人员在与首诊医生简单交流了解情况后,到隔离病房对患者进行仔细的询问记录(1人询问,1人记录),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调查完后对医院出具流行病学意见书。
健康组人员向医生和患者发放宣传手册、驱蚊水和灭蚊喷雾。
2名队员现场采集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血清标本。
主持人(台词):流行病学调人员访谈首诊医生、对患者做详细的个案调查,主要调查发病前2周和发病后1周的外出活动史和蚊虫叮咬史,调查完毕后对医院出具流行病学意见。调查结果显示,本次疫情的疫点仅为患者。疾控人员赴患家进行入户调查、可疑病例搜索和周围环境调查。
2名疾控人员快速开展对家属和密切接触者的入户调查(家庭帐篷),走访询问和调查附近邻居,经初步调查核实,患者家属附近邻居尚未出现与患者相类似的症状。
几名建教人员派发宣传资料、驱蚊水、灭蚊喷雾,嘱附近家属邻居做好个人防蚊和家庭灭蚊。
主持人(台词):流调人员与蚊媒监测组、消杀组汇合共同确定本次疫点分区:核心区(以患家为中心r=200米)、警戒区(核心区外r=200)和监控区,制作地形简图。因该病例为我县年度首例,流调人员对该起事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进行网络报告,调查结束后2小时内撰写调查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
2名队员对患家、(核心区r=200m)及警戒区(核心区外r=200m)及警戒区(核心区外r=200m)以及监测区进行周密的布雷图指数调查,并做好记录。
主持人(台词):布雷图指数法:在核心区每2—3天重复进行布雷图指数法调查,直至布雷图指数小于5,警戒区每周调查1次,监控区每两周调查1次。在进行室外布雷图监测的同时清理蚊媒孳生地清理、喷雾杀蚊灭蚊。
主持人(台词):消杀组对患者和核心区进行孳生地清理、室内室外成蚊杀灭,病例核心区要求7天内将蚊媒密度(布雷图指数)降至5以下。
场景9 卫生监督组
身着制服的卫生监督人员,全程跟踪督导整个应急处置及医学救援过程,时不时可见他们的身影,有时记录着……….
(稍后………..)
主持人(台词):在整个救援过程中,各小组不断将处置及救援信息反馈到指挥部,指挥部进行分析汇总后,及时报县政府。
场景10 领导亲临现场
指挥长、副指挥长陪同各部门领导到预设的患者家庭及周围密切接触者家庭帐篷区域检查指导应急处置工作和慰问群众。
主持人(台词):县政府、县卫计局、县红十字会领导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应急处置工作,亲切慰问应急处置人员和居民群众。要求应急处置人员认真开展主动搜索,及时发现可疑病例,搞好环境消杀,搞好蚊媒监测,保证群众生命安全,圆满完成处置任务。向居民群众宣传防治知识,动员居民若出现发热、皮疹、红眼及肌肉关节痛等症状或体征要及时就医。
(慰问后回到主席台)
第五部分 总结评语
主持人(台词):经过各部门紧张有序的应急处置和医学救援,此次疑似寨卡病毒病事件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完成,未发现疑似病例。
稍后……….
主持人(台词): 指挥部通知,请各应急分队队长到指挥部召开会,进行情况分析汇总。
(各应急小组接到主持人的提示后,前往指挥部依次进行情况汇报)
场景11 各队长汇报工作
各应急分队长在指挥部开会,分析汇报救援情况。
县政府副县长(指挥长台词):同志们,本次发生在我县疑似寨卡病毒事件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目前应急处置及救援工作已告一段落。下面,请各小组汇报工作情况。
1、县疾控中心主任(台词):指挥长同志,经疾控中心核实,患者王x为我县本年度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已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通过对患者家庭及周围密切接触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主动搜索,除患者外,未发现其他病例。已完成对患者和亲密接触者进行采样送检。已完成对王x家庭、核心区、警戒区及周围进行了蚊媒监测、健康宣传、环境消杀等应急处置工作,汇报完毕。
2、县XX医院院长(台词):指挥长同志,医疗救护组经过预检分诊,患者接转至传染病科进行防蚊隔离治疗,并按要求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目前患者王x病情稳定。收到病人后,全院加强寨卡病毒病学习和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加强院内杀蚊灭蚊消毒工作,预防院内感染发生。
3、县卫生监督所所长(台词):指挥长同志,卫监督所通过现场全程监督督导,应急处置及医学救援工作的开展紧张有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等应急处置、医学救援等开展合理,符合程序,无违规违纪情况。
县政府副县长(指挥长台词):同志们,本次疑似寨卡病毒病事件原因已调查清楚,蚊媒已进行监测,环境已经过消杀,病人已经得到有效治疗,相关危害因素已消除。通过分析、评估,建议终止应急响应。对本次事件,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请各部门落实好善后处理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疾病监测,加强信息报告,加强部门之间联动机制,完善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管理工作制度,为今后我县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积累经验;
二、各单位要认真完善各项卫生应急预案,加强和开展对应急队伍、应急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及医学救援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对本次应急处置及救援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形成总结上报县人民政府、县应急办。
………散会!
(散会后,各小组迅速回到演习区域,组队待命,救援结束)
主持人(总结):2016年10月26日上午9点30分,我县医院收治一例初步诊断为“疑似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经上级疾控检测血液寨卡病毒核酸阳性,确诊为:输入性寨卡病毒病。县疾控中心核实该病例为我县年度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县政府、县卫计局等领导高度重视,县卫生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有关领导亲临现场指挥,组织现场处置及医学救援工作。目前,病例已在隔离病房进行救治,病人病情稳定。疾控中心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媒介监测、消杀、健康宣传工作。县卫监所全程监测监督医院和疾控的工作。经过全体队员医学救援和应急处置,病例得到了有效的救治,无新增病例发生,本次寨卡病毒病应急处置救援模拟演练活动圆满结束。
县卫计局局长副指挥长(台词):各救援组迅速集合。
(各组按原来位置跑步到主席台前列队)
副指挥长向指挥长报告(台词):指挥长同志,寨卡病毒病应急防控处置救援工作结束,请指示。
县政府副县长(指挥长)发表简短讲话:
同志们,此次我县开展的寨卡病毒病应急防控模拟演练,县政府、县卫计局等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县教育局和XX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师生的倾力参与。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关心和支持这次演练活动的各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本次演练活动的付出艰辛努力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今天的演练活动,各参演单位团结协作,准备充分,反应快速,处置有序。本次演练活动的成功开展,对今后我县快速、高效、科学地处置现实中的突发事件,有着积极的推动和借鉴作用。
最后,我宣布,县2016年寨卡病毒病应急防控演练模拟演练结束。
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工作研讨会在镇江召开
默认分类 •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41 次浏览 • 2017-01-09 13: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12-20
2016年12月1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工作研讨会,研究加强细菌性传染病防控,推进实验室网络建设以及提升致病菌的监测和检测能力等工作。
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细菌性传染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但监测显示:鼠疫、炭疽、布病等细菌性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新发再发细菌性传染病时有发生,而我国监测预警技术更新较为缓慢,与快速发展的防控需求不相适应。会议强调,推进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建设,对于提高我国细菌性传染病的病原学监测和防控能力,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按照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建设有关要求,加快推进本省网络建设工作。要注重网络技术的常规化应用和预警分析功能,不断提高疫情的早期发现和快速处置能力。
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徐建国院士等专家分别介绍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及具体工作方案,江苏、山东和深圳分别交流致病菌识别网工作开展情况,与会代表就加强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建设工作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会议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副局长贺青华主持,北京、上海、江苏等8个省份卫生计生委疾控处和疾控中心负责同志,省级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所)和实验室负责同志,以及中国疾控中心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工作研讨会开幕式
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工作研讨会现场 查看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12-20
2016年12月1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工作研讨会,研究加强细菌性传染病防控,推进实验室网络建设以及提升致病菌的监测和检测能力等工作。
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细菌性传染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但监测显示:鼠疫、炭疽、布病等细菌性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新发再发细菌性传染病时有发生,而我国监测预警技术更新较为缓慢,与快速发展的防控需求不相适应。会议强调,推进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建设,对于提高我国细菌性传染病的病原学监测和防控能力,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按照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建设有关要求,加快推进本省网络建设工作。要注重网络技术的常规化应用和预警分析功能,不断提高疫情的早期发现和快速处置能力。
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徐建国院士等专家分别介绍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及具体工作方案,江苏、山东和深圳分别交流致病菌识别网工作开展情况,与会代表就加强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建设工作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会议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副局长贺青华主持,北京、上海、江苏等8个省份卫生计生委疾控处和疾控中心负责同志,省级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所)和实验室负责同志,以及中国疾控中心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工作研讨会开幕式
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工作研讨会现场
2016年1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默认分类 •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74 次浏览 • 2017-01-09 13: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12-14
2016年11月(2016年11月1日0时至11月30日24时),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599559例,死亡1876人。其中,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无发病、死亡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白喉、脊髓灰质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2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80752例,死亡1868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以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3%。
同期,丙类传染病中丝虫病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10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18807例,死亡8人。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4%。
2016年1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
发病、死亡统计表
注:*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数、死亡数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未分型肝炎报告发病数、死亡数的合计;
** 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死亡数据不作为中国传染病死因顺位依据。 查看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12-14
2016年11月(2016年11月1日0时至11月30日24时),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599559例,死亡1876人。其中,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无发病、死亡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白喉、脊髓灰质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2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80752例,死亡1868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以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3%。
同期,丙类传染病中丝虫病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10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18807例,死亡8人。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4%。
2016年1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
发病、死亡统计表
注:*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数、死亡数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未分型肝炎报告发病数、死亡数的合计;
** 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死亡数据不作为中国传染病死因顺位依据。
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
默认分类 •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22 次浏览 • 2017-01-09 13:01
一、传染病预检分诊点设在门诊各层的导诊台。
二、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工作人员应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流行特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有针对性对就诊患者进行预检分诊。
三、普通专科医师在接诊患者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患者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结合患者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就诊患者进行传染病预检分诊。
四、经预检分诊点护士或普通专科医师预检为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的,导诊护士应当立即将患者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就诊,就诊结束后,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清洁消毒措施。
五、感染性疾病科应具有消毒隔离条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按照标准预防采取防护措施,按照消毒规范严格消毒,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六、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或接到上级部门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要按照规范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所有就诊患者首先到分诊点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专科就诊。
七、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患者,感染性疾病科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疾病传播的措施,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八、对须进行归口管理和定点收治的特定传染病,分诊点应当及时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将患者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
九、从事接诊、传染病预检分诊的所有医护人员必须不断学习传染病防治知识、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传染病流行动态、传染病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十、医院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要加强对预检分诊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规定的人员,按医院相关规定处罚。
查看全部
一、传染病预检分诊点设在门诊各层的导诊台。
二、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工作人员应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流行特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有针对性对就诊患者进行预检分诊。
三、普通专科医师在接诊患者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患者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结合患者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就诊患者进行传染病预检分诊。
四、经预检分诊点护士或普通专科医师预检为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的,导诊护士应当立即将患者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就诊,就诊结束后,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清洁消毒措施。
五、感染性疾病科应具有消毒隔离条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按照标准预防采取防护措施,按照消毒规范严格消毒,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六、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或接到上级部门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要按照规范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所有就诊患者首先到分诊点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专科就诊。
七、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患者,感染性疾病科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疾病传播的措施,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八、对须进行归口管理和定点收治的特定传染病,分诊点应当及时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将患者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
九、从事接诊、传染病预检分诊的所有医护人员必须不断学习传染病防治知识、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传染病流行动态、传染病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十、医院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要加强对预检分诊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规定的人员,按医院相关规定处罚。
2015 最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亮点解析
默认分类 •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39 次浏览 • 2017-01-09 13:00
2015 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刚刚在北京落下帷幕,此次大会发布了一系列肝病诊断和治疗指南,其中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无疑备受瞩目。
大会主席侯金林教授介绍新版的指南在 2010 年指南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涵盖了流行病、预防、诊断、治疗的最新数据,纳入了更多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推荐更加明确。那么新指南的具体框架和新亮点到底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流行病学
更新了我国流行数据:2014 年全国 1-29 岁人群乙型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4 岁、5-14 岁和 15-29 岁人群 HBsAg 流行率分别为 0.32%、0.94% 和 4.38%。
预防
明确推荐对 HBsAg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 24 h 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 12 h)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应 ≥ 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10 μg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 1 个月和 6 个月时分别接种第 2 和第 3 针乙型肝炎疫苗。
病原学
补充了肝细胞膜上的钠离子 - 牛磺胆酸 - 协同转运蛋白 (NTCP) 是 HBV 感染所需的细胞受体这一重要研究成果。
自然史及发病机制
完善乙肝自然史认识:HBsAg 消失后,少数患者肝脏中仍可检测出 cccDNA,尽管发展为肝癌几率低,但仍可能发生。此外,对慢乙肝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描述也更加系统、详尽。
新指南还加入发病机制部分,从固有免疫和 HBV 特异性免疫两方面简要阐述了免疫应答是肝细胞损伤及炎症发生的主要机制,而炎症反复存在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重要因素。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查方面强调了乙肝标志物抗 -HBc、HBsAg 定量等对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生化检查部分则补充介绍了γ- 谷氨酰转肽酶、血清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维生素 K 缺乏或拮抗剂 -Ⅱ诱导蛋白的特点及应用。
肝纤维化非侵袭性诊断
新指南突出强调肝纤维化非侵袭性诊断,不仅对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结果判读进行了更详尽的描述,还新增了 APRI 评分和 FIB-4 指数的介绍。
影像学诊断
较 2010 版指南而言,简要列举了超声、CT 和磁共振成像(MRI)等用于肝脏病变检查的优劣和特点。
病理学诊断
新版指南对慢乙肝的病理特征描述更详细,并首次推荐采用国际上常用的 METAVIR73 评分系统,进行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坏死的分级和纤维化程度的分期,建议采用 Laennec 评分系统进行肝硬化评价。
临床诊断
慢性 HBV 携带者、HBeAg 阳性、阴性慢乙肝、非活动性 HBsAg 携带者等诊断基本同前,仅对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进行了补充:诊断主要通过 HBVDNA 检测,有时需采用多区段套式 PCR 辅以测序确认,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检。
新指南对乙肝肝硬化的诊断描述也更加系统详尽,除按代偿期及失代偿期划分外,还描述了五期分类法评估肝硬化并发症情况,以更准确的预测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判断死亡风险。
治疗目标
明确提出理想的终点(停药后 HBsAg 持久消失)、满意的终点(停药后持久病毒学应答、HBeAg、ALT 复常和 HBeAg 血清学转换)、基本的终点(抗病毒治疗期间长期维持病毒学应答)。
特别提出在治疗过程中,对于部分适合的患者应尽可能追求慢性乙肝的临床治愈,即停止治疗后持续的病毒学应答,HBsAg 消失,并伴有 ALT 复常和肝脏组织学的改善。
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
抗病毒治疗主要根据血清 HBV DNA 水平、血清 ALT 和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决定。特别强调动态的评估比单次的检测更加有临床意义。对 HBeAg 阳性患者,发现 ALT 水平升高后,建议观察 3-6 个月,如未发生自发性 HBeAg 血清学转换,才建议考虑抗病毒治疗。
更新要点:治疗前对于 HBeAg 阳性、ALT 升高患者,先观察 3-6 月再决定是否治疗;持续 HBV DNA 阳性、达不到治疗标准,观察年龄缩小到大于 30 岁;持续 HBV 阳性的肝硬化患者,应积极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α治疗
长效干扰素在 HBeAg 血清学转换,病毒抑制,生化应答方面优于普通干扰素。从经济学角度考虑,目前不推荐延长干扰素治疗疗程。指南增加了 PegIFN-α与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联合或序贯治疗的研究进展,提出使用 NAs 降低病毒载量后联合或序贯 PegIFN-α的方案,较 NAs 单药在 HBeAg 血清学转换及 HBsAg 下降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仍需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进一步评估。
此外,新指南还对干扰素就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的疗效预测因素,分别 HBeAg 阳性和阴性慢乙肝进行了清晰阐述。对治疗过程中考虑应答不佳的患者,建议停药。
NAs 治疗和监测
在五种核苷(酸)类似物的介绍中,将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放在前两位,并在明确作为一线药物推荐为治疗首选。
新指南就五种药物对 HBeAg 阳性和阴性慢乙肝的短期、长期疗效分别以表格形式归纳,一目了然。尤其纳入替诺福韦酯长达八年的研究结果,接近 100% 的病毒学应答和零耐药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一线药物,但长期用药的患者应警惕肾功能不全和低磷性骨病的发生。
新指南强调应用 NAs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首选高基因耐药屏障的药物;如果应用低基因耐药屏障的药物,应该进行优化治疗或联合治疗。
2010 版指南已提出 NAs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路线图概念,但当时缺乏前瞻性临床研究验证,未明确推荐。新指南根据国内外优化治疗的研究结果,强调治疗早期病毒学应答的重要性,并提倡根据 HBVDNA 监测结果给予优化治疗。
对 NAs 不良反应的描述中,新指南更加具体细致:肾功能不全(主要见于阿德福韦酯治疗)、低磷性骨病(主要见于阿德福韦酯、替诺福韦治疗)、肌炎(主要见于替比夫定治疗)、横纹肌溶解(主要见于替比夫定)、乳酸酸中毒等(可见于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
此外,新指南对 NAs 耐药挽救治疗方案以表格形式呈现,简洁清晰。
抗病毒治疗推荐意见及随访管理
无论是 HBeAg 阳性还是阴性患者,均优先推荐选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或 Peg-lFN。对于已经开始服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建议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按照「路线图」概念指导用药以提高疗效并降低耐药的发生。
该指南推荐的 NAs 药物治疗时间大为延长,HBeAg 阳性患者 NAs 治疗总疗程建议 4 年以上。而 HBeAg 阴性患者除 HBVDNA 检测不到外,还要求 HBsAg 消失,再巩固治疗 1 年半(经过至少 3 次复查,每次间隔 6 个月)仍保持不变时,可考虑停药。
2010 版指南虽具体剂量和疗程可根据患者的应答及耐受性等因素进行调整,但无详细推荐。而新指南明确了 HBeAg 阳性及阴性慢乙肝干扰素治疗早期应答不佳时的停药指征。
指南对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指征表述更加简洁:对于病情已经进展至肝硬化的患者,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对初治患者优先推荐选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IFN-α有导致肝衰竭等并发症的可能,因此禁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对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也应慎用。
在患者的随访管理方面,新指南以管理流程图和表格的形式对患者及携带者管理进行了规范,为临床医生提供方便。
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推荐意见
新指南对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推荐意见更为详尽,尤其是妊娠情况的处理及儿童的抗病毒治疗。
1. 对应用化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新指南根据引起 HBV 再激活可能性大小,将免疫抑制药物分为高、中、低风险三类,结合 HBsAg、抗 -HBc 状态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推荐,不再推荐拉米夫定等高耐药药物,而直接建议选用强效低耐药的 ETV 或 TDF 治疗。
2.HBV 合并 HCV 的治疗原则与 2010 版相同,对 HCV RNA 和 HBV DNA 均可检出,而 PegIFN 治疗下 HBV DNA 下降不理想时,建议加用 ETV 或 TDF 治疗;或换用抗 HCV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并加用 ETV 或 TDF 治疗。
3. 对于 HBsAg 阳性或 HBV DNA 阳性的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新版指南建议尽早抗病毒治疗。对于慢加急 / 亚急性肝衰竭及慢性肝衰竭患者,只要 HBV DNA 阳性就应抗病毒治疗,药物选择建议为 ETV 或 TDF。
4. 对肝移植患者,2010 版指南推荐为最好于肝移植术前 1-3 个月开始服用拉米夫定,而新指南推荐尽早使用抑制 HBV 作用强且耐药发生率低的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以获得尽可能低的病毒载量,防止移植肝再感染。根据移植肝 HBV 再感染风险确定术后是否联合使用 HBIG。
5. 新指南对妊娠相关情况处理的推荐更加详细,特别增加了妊娠中后期如果检测 HBV DNA 载量大于 2×106IU/ml,可于妊娠第 24-28 周开始给予 TDF、LDT 或 LAM 治疗,以减少母婴传播。建议于产后 1-3 个月停药,停药后可以母乳喂养。
6. 指南还提到了男性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生育问题,应用干扰素治疗的男性患者,应在停药后 6 个月方可考虑生育;应用 NAs 抗病毒治疗的男性患者,目前尚无证据表明 NAs 治疗对精子的不良影响,可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前提下考虑生育。
7. 儿童的抗病毒治疗:在充分知情同意的基础上,1 岁以上儿童可考虑 IFN-α治疗,2-11 岁也可选用 ETV 治疗,12-17 岁可选用 ETV 或 TDF 治疗,并参照美国 FDA 和 WHO 推荐意见给出推荐剂量。
8. 肾损害患者的推荐:对于已经存在肾脏疾患及其高危风险的 CHB 患者,应尽可能避免应用 ADV 或 TDF。对于存在肾损害风险的 CHB 患者,推荐使用 LDT 或 ETV 治疗。
最后,新指南删去了原有的抗炎、保肝、抗纤维化治疗等部分,并提出一系列待解决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附 2015 新版指南推荐意见:
1. 预防
推荐意见 1:对 HBsAg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 24 h 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 12 h)注射 HBIG,剂量应 ≥ 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10 μg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 1 个月和 6 个月时分别接种第 2 和第 3 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A1);
推荐意见 2: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剂量为 10 μg 重组酵母或 20 μg 重组 CHO 乙型肝炎疫苗(A1);
推荐意见 3:新生儿在出生 12 h 内注射 HBIG 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 HBsAg 阳性母亲的哺乳(B1);
推荐意见 4: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 60 μg)和次数;对 3 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 1 针 60 μg 或 3 针 20 μg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并于第 2 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 1~2 个月检测血清中抗 -HBs,如仍无应答,可再接种 1 针 60 μg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A1)。
2. 治疗——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推荐意见 5:对初治患者优先推荐选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或 Peg-lFN(A1)。对于已经开始服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建议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按照「路线图」概念指导用药以提高疗效并降低耐药的发生(A1)。
推荐意见 6:核苷(酸)类药物:建议总疗程至少 4 年,在达到 HBVDNA 低于检测下限、ALT 复常、HBeAg 血清学转换后,再巩固治疗至少 3 年(每隔 6 个月复查一次)仍保持不变者,可考虑停药,但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B1)。
推荐意见 7: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推荐疗程为 1 年,但治疗早期应答可帮助预测疗效。对于基因型 A 型和 D 型患者,若经过 12 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未发生 HBsAg 定量的下降,建议停止治疗(阴性预测值 97%-100%)。对于基因型 B 型和 C 型患者,若经过 12 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sAg 定量仍大于 20,000IU/mL,建议停止治疗(阴性预测值 92%-98%)。无论哪种基因型,若经过 24 周治疗 HBsAg 定量仍大于 20,000IU/mL,建议停止治疗。(B1)。
3. 治疗——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推荐意见 8:对初治患者优先推荐选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或 Peg-lFN(A1)。对于已经开始服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建议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按照「路线图」概念指导用药以提高疗效并降低耐药的发生(A1)。
推荐意见 9:核苷(酸)类似物:建议治疗达到 HBsAg 消失且 HBV DNA 检测不到,再巩固治疗 1 年半(经过至少 3 次复查,每次间隔 6 个月)仍保持不变时,可考虑停药(B1)。
推荐意见 10:干扰素类:推荐疗程 1 年,但治疗早期应答可帮助预测应答。若经过 12 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未发生 HBsAg 定量的下降,且 HBV DNA 较基线下降 <2Log,建议停止治疗 ( 阴性预测值 97%-100%)(B1)。
4. 治疗——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推荐意见 11:对初治患者优先推荐选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或 Peg-lFN(A1)。IFN 有导致肝衰竭等并发症的可能,因此禁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对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也应慎用(A1)。
5. 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 12:经过规范的普通 IFN-( 或 PegIFN-( 治疗无应答的患者,可以选用核苷(酸)类药物再治疗。在依从性良好的情况下,对于使用耐药基因屏障低的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后原发无应答或应答不佳的患者,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继续治疗(A1)。
推荐意见 13:对于所有因其他疾病而接受化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在起始治疗前都应常规筛查 HBsAg、抗 -HBc 和 HBV DNA,并评估接受免疫抑制剂的风险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理,包括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和临床监测(A1)。
推荐意见 14:对于 HBV 合并 HIV 感染者,若 CD4+T 淋巴细胞 ≤ 500/μl 时,无论慢性乙型肝炎处于何种阶段,均应开始 ART,优先选用 TDF 加 LAM,或 TDF 加 FTC(A1)。
推荐意见 15:对 HBsAg 阳性或 HBV DNA 阳性的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应尽早应用 NAs 抗病毒治疗,建议选择 ETV 或 TDF(A1)。
推荐意见 16:对 HBV DNA 阳性的 HCC 患者建议应用 NAs 病毒治疗,并优先选择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治疗(A1)。
推荐意见 17:对于移植前患者 HBV DNA 不可测的 HBV 再感染低风险患者,可在移植前予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治疗,术后无需使用 HBIG(B1)。对于移植肝 HBV 再感染高风险患者,肝移植后主要抗病毒方案为核苷(酸)类似物联合低剂量 HBIG,其中选择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联合低剂量 HBIG 能更好地抑制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A1)。
推荐意见 18:妊娠期间乙型肝炎发作患者,ALT 轻度升高可密切观察,肝脏病变较重者,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并权衡利弊后,可以使用替诺福韦或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A1)。
推荐意见 19:对于抗病毒治疗期间意外妊娠的患者,如应用干扰素治疗,建议终止妊娠(B2)。若应用的是妊娠 B 级药物 (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 或拉米夫定,治疗可继续;若应用的是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需换用替诺福韦或替比夫定继续治疗,不建议终止妊娠(A1)。
推荐意见 20:为进一步减少 HBV 母婴传播,妊娠中后期 HBV DNA 载量大于 2×106IU/ml,在充分沟通、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可于妊娠第 28 周开始给予替诺福韦、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建议于产后 1-3 个月停药,停药后可以母乳喂养(B1)。
推荐意见 21:对于儿童进展期肝病或肝硬化患儿,应及时抗病毒治疗,但需考虑长期治疗安全性及耐药性问题。1 岁以上儿童可考虑 IFN-α治疗。2 岁以上可选用恩替卡韦治疗,12 岁以上可选用替诺福韦治疗 (A1)。
推荐意见 22:对于已经存在肾脏疾患及其高危风险的 CHB 患者,应尽可能避免应用阿德福韦酯或替诺福韦酯。对于存在肾损害风险的 CHB 患者,推荐使用恩替卡韦或替比夫定治疗(B1)。
本文根据《2015 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整理
信源地址:http://infect.dxy.cn/article/144174
查看全部
源: 2015-10-25 22:00丁香园
2015 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刚刚在北京落下帷幕,此次大会发布了一系列肝病诊断和治疗指南,其中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无疑备受瞩目。
大会主席侯金林教授介绍新版的指南在 2010 年指南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涵盖了流行病、预防、诊断、治疗的最新数据,纳入了更多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推荐更加明确。那么新指南的具体框架和新亮点到底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流行病学
更新了我国流行数据:2014 年全国 1-29 岁人群乙型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4 岁、5-14 岁和 15-29 岁人群 HBsAg 流行率分别为 0.32%、0.94% 和 4.38%。
预防
明确推荐对 HBsAg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 24 h 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 12 h)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应 ≥ 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10 μg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 1 个月和 6 个月时分别接种第 2 和第 3 针乙型肝炎疫苗。
病原学
补充了肝细胞膜上的钠离子 - 牛磺胆酸 - 协同转运蛋白 (NTCP) 是 HBV 感染所需的细胞受体这一重要研究成果。
自然史及发病机制
完善乙肝自然史认识:HBsAg 消失后,少数患者肝脏中仍可检测出 cccDNA,尽管发展为肝癌几率低,但仍可能发生。此外,对慢乙肝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描述也更加系统、详尽。
新指南还加入发病机制部分,从固有免疫和 HBV 特异性免疫两方面简要阐述了免疫应答是肝细胞损伤及炎症发生的主要机制,而炎症反复存在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重要因素。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查方面强调了乙肝标志物抗 -HBc、HBsAg 定量等对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生化检查部分则补充介绍了γ- 谷氨酰转肽酶、血清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维生素 K 缺乏或拮抗剂 -Ⅱ诱导蛋白的特点及应用。
肝纤维化非侵袭性诊断
新指南突出强调肝纤维化非侵袭性诊断,不仅对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结果判读进行了更详尽的描述,还新增了 APRI 评分和 FIB-4 指数的介绍。
影像学诊断
较 2010 版指南而言,简要列举了超声、CT 和磁共振成像(MRI)等用于肝脏病变检查的优劣和特点。
病理学诊断
新版指南对慢乙肝的病理特征描述更详细,并首次推荐采用国际上常用的 METAVIR73 评分系统,进行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坏死的分级和纤维化程度的分期,建议采用 Laennec 评分系统进行肝硬化评价。
临床诊断
慢性 HBV 携带者、HBeAg 阳性、阴性慢乙肝、非活动性 HBsAg 携带者等诊断基本同前,仅对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进行了补充:诊断主要通过 HBVDNA 检测,有时需采用多区段套式 PCR 辅以测序确认,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检。
新指南对乙肝肝硬化的诊断描述也更加系统详尽,除按代偿期及失代偿期划分外,还描述了五期分类法评估肝硬化并发症情况,以更准确的预测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判断死亡风险。
治疗目标
明确提出理想的终点(停药后 HBsAg 持久消失)、满意的终点(停药后持久病毒学应答、HBeAg、ALT 复常和 HBeAg 血清学转换)、基本的终点(抗病毒治疗期间长期维持病毒学应答)。
特别提出在治疗过程中,对于部分适合的患者应尽可能追求慢性乙肝的临床治愈,即停止治疗后持续的病毒学应答,HBsAg 消失,并伴有 ALT 复常和肝脏组织学的改善。
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
抗病毒治疗主要根据血清 HBV DNA 水平、血清 ALT 和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决定。特别强调动态的评估比单次的检测更加有临床意义。对 HBeAg 阳性患者,发现 ALT 水平升高后,建议观察 3-6 个月,如未发生自发性 HBeAg 血清学转换,才建议考虑抗病毒治疗。
更新要点:治疗前对于 HBeAg 阳性、ALT 升高患者,先观察 3-6 月再决定是否治疗;持续 HBV DNA 阳性、达不到治疗标准,观察年龄缩小到大于 30 岁;持续 HBV 阳性的肝硬化患者,应积极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α治疗
长效干扰素在 HBeAg 血清学转换,病毒抑制,生化应答方面优于普通干扰素。从经济学角度考虑,目前不推荐延长干扰素治疗疗程。指南增加了 PegIFN-α与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联合或序贯治疗的研究进展,提出使用 NAs 降低病毒载量后联合或序贯 PegIFN-α的方案,较 NAs 单药在 HBeAg 血清学转换及 HBsAg 下降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仍需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进一步评估。
此外,新指南还对干扰素就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的疗效预测因素,分别 HBeAg 阳性和阴性慢乙肝进行了清晰阐述。对治疗过程中考虑应答不佳的患者,建议停药。
NAs 治疗和监测
在五种核苷(酸)类似物的介绍中,将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放在前两位,并在明确作为一线药物推荐为治疗首选。
新指南就五种药物对 HBeAg 阳性和阴性慢乙肝的短期、长期疗效分别以表格形式归纳,一目了然。尤其纳入替诺福韦酯长达八年的研究结果,接近 100% 的病毒学应答和零耐药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一线药物,但长期用药的患者应警惕肾功能不全和低磷性骨病的发生。
新指南强调应用 NAs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首选高基因耐药屏障的药物;如果应用低基因耐药屏障的药物,应该进行优化治疗或联合治疗。
2010 版指南已提出 NAs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路线图概念,但当时缺乏前瞻性临床研究验证,未明确推荐。新指南根据国内外优化治疗的研究结果,强调治疗早期病毒学应答的重要性,并提倡根据 HBVDNA 监测结果给予优化治疗。
对 NAs 不良反应的描述中,新指南更加具体细致:肾功能不全(主要见于阿德福韦酯治疗)、低磷性骨病(主要见于阿德福韦酯、替诺福韦治疗)、肌炎(主要见于替比夫定治疗)、横纹肌溶解(主要见于替比夫定)、乳酸酸中毒等(可见于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
此外,新指南对 NAs 耐药挽救治疗方案以表格形式呈现,简洁清晰。
抗病毒治疗推荐意见及随访管理
无论是 HBeAg 阳性还是阴性患者,均优先推荐选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或 Peg-lFN。对于已经开始服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建议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按照「路线图」概念指导用药以提高疗效并降低耐药的发生。
该指南推荐的 NAs 药物治疗时间大为延长,HBeAg 阳性患者 NAs 治疗总疗程建议 4 年以上。而 HBeAg 阴性患者除 HBVDNA 检测不到外,还要求 HBsAg 消失,再巩固治疗 1 年半(经过至少 3 次复查,每次间隔 6 个月)仍保持不变时,可考虑停药。
2010 版指南虽具体剂量和疗程可根据患者的应答及耐受性等因素进行调整,但无详细推荐。而新指南明确了 HBeAg 阳性及阴性慢乙肝干扰素治疗早期应答不佳时的停药指征。
指南对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指征表述更加简洁:对于病情已经进展至肝硬化的患者,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对初治患者优先推荐选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IFN-α有导致肝衰竭等并发症的可能,因此禁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对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也应慎用。
在患者的随访管理方面,新指南以管理流程图和表格的形式对患者及携带者管理进行了规范,为临床医生提供方便。
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推荐意见
新指南对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推荐意见更为详尽,尤其是妊娠情况的处理及儿童的抗病毒治疗。
1. 对应用化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新指南根据引起 HBV 再激活可能性大小,将免疫抑制药物分为高、中、低风险三类,结合 HBsAg、抗 -HBc 状态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推荐,不再推荐拉米夫定等高耐药药物,而直接建议选用强效低耐药的 ETV 或 TDF 治疗。
2.HBV 合并 HCV 的治疗原则与 2010 版相同,对 HCV RNA 和 HBV DNA 均可检出,而 PegIFN 治疗下 HBV DNA 下降不理想时,建议加用 ETV 或 TDF 治疗;或换用抗 HCV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并加用 ETV 或 TDF 治疗。
3. 对于 HBsAg 阳性或 HBV DNA 阳性的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新版指南建议尽早抗病毒治疗。对于慢加急 / 亚急性肝衰竭及慢性肝衰竭患者,只要 HBV DNA 阳性就应抗病毒治疗,药物选择建议为 ETV 或 TDF。
4. 对肝移植患者,2010 版指南推荐为最好于肝移植术前 1-3 个月开始服用拉米夫定,而新指南推荐尽早使用抑制 HBV 作用强且耐药发生率低的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以获得尽可能低的病毒载量,防止移植肝再感染。根据移植肝 HBV 再感染风险确定术后是否联合使用 HBIG。
5. 新指南对妊娠相关情况处理的推荐更加详细,特别增加了妊娠中后期如果检测 HBV DNA 载量大于 2×106IU/ml,可于妊娠第 24-28 周开始给予 TDF、LDT 或 LAM 治疗,以减少母婴传播。建议于产后 1-3 个月停药,停药后可以母乳喂养。
6. 指南还提到了男性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生育问题,应用干扰素治疗的男性患者,应在停药后 6 个月方可考虑生育;应用 NAs 抗病毒治疗的男性患者,目前尚无证据表明 NAs 治疗对精子的不良影响,可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前提下考虑生育。
7. 儿童的抗病毒治疗:在充分知情同意的基础上,1 岁以上儿童可考虑 IFN-α治疗,2-11 岁也可选用 ETV 治疗,12-17 岁可选用 ETV 或 TDF 治疗,并参照美国 FDA 和 WHO 推荐意见给出推荐剂量。
8. 肾损害患者的推荐:对于已经存在肾脏疾患及其高危风险的 CHB 患者,应尽可能避免应用 ADV 或 TDF。对于存在肾损害风险的 CHB 患者,推荐使用 LDT 或 ETV 治疗。
最后,新指南删去了原有的抗炎、保肝、抗纤维化治疗等部分,并提出一系列待解决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附 2015 新版指南推荐意见:
1. 预防
推荐意见 1:对 HBsAg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 24 h 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 12 h)注射 HBIG,剂量应 ≥ 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10 μg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 1 个月和 6 个月时分别接种第 2 和第 3 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A1);
推荐意见 2: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剂量为 10 μg 重组酵母或 20 μg 重组 CHO 乙型肝炎疫苗(A1);
推荐意见 3:新生儿在出生 12 h 内注射 HBIG 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 HBsAg 阳性母亲的哺乳(B1);
推荐意见 4: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 60 μg)和次数;对 3 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 1 针 60 μg 或 3 针 20 μg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并于第 2 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 1~2 个月检测血清中抗 -HBs,如仍无应答,可再接种 1 针 60 μg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A1)。
2. 治疗——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推荐意见 5:对初治患者优先推荐选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或 Peg-lFN(A1)。对于已经开始服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建议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按照「路线图」概念指导用药以提高疗效并降低耐药的发生(A1)。
推荐意见 6:核苷(酸)类药物:建议总疗程至少 4 年,在达到 HBVDNA 低于检测下限、ALT 复常、HBeAg 血清学转换后,再巩固治疗至少 3 年(每隔 6 个月复查一次)仍保持不变者,可考虑停药,但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B1)。
推荐意见 7: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推荐疗程为 1 年,但治疗早期应答可帮助预测疗效。对于基因型 A 型和 D 型患者,若经过 12 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未发生 HBsAg 定量的下降,建议停止治疗(阴性预测值 97%-100%)。对于基因型 B 型和 C 型患者,若经过 12 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sAg 定量仍大于 20,000IU/mL,建议停止治疗(阴性预测值 92%-98%)。无论哪种基因型,若经过 24 周治疗 HBsAg 定量仍大于 20,000IU/mL,建议停止治疗。(B1)。
3. 治疗——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推荐意见 8:对初治患者优先推荐选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或 Peg-lFN(A1)。对于已经开始服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建议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按照「路线图」概念指导用药以提高疗效并降低耐药的发生(A1)。
推荐意见 9:核苷(酸)类似物:建议治疗达到 HBsAg 消失且 HBV DNA 检测不到,再巩固治疗 1 年半(经过至少 3 次复查,每次间隔 6 个月)仍保持不变时,可考虑停药(B1)。
推荐意见 10:干扰素类:推荐疗程 1 年,但治疗早期应答可帮助预测应答。若经过 12 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未发生 HBsAg 定量的下降,且 HBV DNA 较基线下降 <2Log,建议停止治疗 ( 阴性预测值 97%-100%)(B1)。
4. 治疗——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推荐意见 11:对初治患者优先推荐选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或 Peg-lFN(A1)。IFN 有导致肝衰竭等并发症的可能,因此禁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对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也应慎用(A1)。
5. 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 12:经过规范的普通 IFN-( 或 PegIFN-( 治疗无应答的患者,可以选用核苷(酸)类药物再治疗。在依从性良好的情况下,对于使用耐药基因屏障低的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后原发无应答或应答不佳的患者,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继续治疗(A1)。
推荐意见 13:对于所有因其他疾病而接受化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在起始治疗前都应常规筛查 HBsAg、抗 -HBc 和 HBV DNA,并评估接受免疫抑制剂的风险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理,包括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和临床监测(A1)。
推荐意见 14:对于 HBV 合并 HIV 感染者,若 CD4+T 淋巴细胞 ≤ 500/μl 时,无论慢性乙型肝炎处于何种阶段,均应开始 ART,优先选用 TDF 加 LAM,或 TDF 加 FTC(A1)。
推荐意见 15:对 HBsAg 阳性或 HBV DNA 阳性的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应尽早应用 NAs 抗病毒治疗,建议选择 ETV 或 TDF(A1)。
推荐意见 16:对 HBV DNA 阳性的 HCC 患者建议应用 NAs 病毒治疗,并优先选择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治疗(A1)。
推荐意见 17:对于移植前患者 HBV DNA 不可测的 HBV 再感染低风险患者,可在移植前予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治疗,术后无需使用 HBIG(B1)。对于移植肝 HBV 再感染高风险患者,肝移植后主要抗病毒方案为核苷(酸)类似物联合低剂量 HBIG,其中选择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联合低剂量 HBIG 能更好地抑制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A1)。
推荐意见 18:妊娠期间乙型肝炎发作患者,ALT 轻度升高可密切观察,肝脏病变较重者,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并权衡利弊后,可以使用替诺福韦或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A1)。
推荐意见 19:对于抗病毒治疗期间意外妊娠的患者,如应用干扰素治疗,建议终止妊娠(B2)。若应用的是妊娠 B 级药物 (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 或拉米夫定,治疗可继续;若应用的是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需换用替诺福韦或替比夫定继续治疗,不建议终止妊娠(A1)。
推荐意见 20:为进一步减少 HBV 母婴传播,妊娠中后期 HBV DNA 载量大于 2×106IU/ml,在充分沟通、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可于妊娠第 28 周开始给予替诺福韦、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建议于产后 1-3 个月停药,停药后可以母乳喂养(B1)。
推荐意见 21:对于儿童进展期肝病或肝硬化患儿,应及时抗病毒治疗,但需考虑长期治疗安全性及耐药性问题。1 岁以上儿童可考虑 IFN-α治疗。2 岁以上可选用恩替卡韦治疗,12 岁以上可选用替诺福韦治疗 (A1)。
推荐意见 22:对于已经存在肾脏疾患及其高危风险的 CHB 患者,应尽可能避免应用阿德福韦酯或替诺福韦酯。对于存在肾损害风险的 CHB 患者,推荐使用恩替卡韦或替比夫定治疗(B1)。
本文根据《2015 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整理
信源地址:http://infect.dxy.cn/article/144174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
默认分类 •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28 次浏览 • 2017-01-09 12:59
10月24-25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暨2015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大会以“快速发展中的肝脏病学”为主题,围绕目前肝病学研究的进展及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全方位展现了肝病学领域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作为本次大会最大的亮点,25日下午召开的指南发布会,正式推出了2015年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其中关于2015年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更新要点如下:
肝纤维化非侵袭性诊断
推荐意见1:可以采用血清学和/或瞬时弹性成像等影像学等无创诊断方法帮助判断是否存在丙型肝炎肝硬化或纤维化。目前的无创方法对于肝硬化的诊断效能优于显著肝纤维化。(A1)
推荐意见2:血清学和瞬时弹性成像等影像学无创指标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率。当两者结果不一致时,建议进行肝活检明确诊断。(A1)
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
推荐意见3:所有HCV RNA阳性的患者,只要有治疗意愿,无治疗禁忌证,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
推荐意见4:PR方案是我国现阶段HCV现症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主要方案,可应用于所有基因型HCV感染同时无治疗禁忌证的患者。
推荐意见5:以DAAs为基础的抗病毒方案包括DAA联合PR,DAAs联合利巴韦林,以及不同DAAs联合或复合制剂,三种方案可涵盖几乎所有类型的HCV感染者。即使医疗资源有限,也要在考虑患者意愿,病情及药物可及性的基础上,再决定优先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初治患者及监测
推荐意见6:一旦确诊为慢性丙型肝炎且血液中检测到HCV RNA,即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治疗前应根据病毒载量、基因分型、肝纤维化分期以及有无抗病毒治疗禁忌证等综合评估。(A1)
推荐意见7:在DAA上市前,PEG IFNα联合利巴韦林仍然是我国目前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主要的抗病毒治疗方案。(A1)
推荐意见8:在接受PEG 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治疗中病毒应答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12周、24周应采用高灵敏度方法监测HCV RNA评估病毒应答以指导治疗。(B1)
推荐意见9:无论何种基因型,如治疗12周HCV RNA下降幅度<2log,或24周仍可检测到,则考虑停药。(B1)
推荐意见10: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液学、生化学和HCV RNA以及不良反应等。(B1)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经治未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患者
推荐意见11:既往PR治疗复发或无应答的患者应首先考虑DAAs治疗。(A1)
推荐意见12:既往治疗未采用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或者治疗的剂量不够、疗程不足导致复发的患者,可给予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再次治疗,疗程48周,治疗监测及停药原则同初治患者。(B2)
推荐意见13:既往治疗复发的患者,如果不存在迫切治疗的需求,例如没有以下情况:显著肝纤维化或肝硬化(F3-F4)、HIV或HBV合并感染等、等待肝移植、肝移植后HCV复发、明显肝外表现、传播HCV的高危个体等,可以选择等待获得可及适合的药物再治疗。(A2)
推荐意见14:既往治疗未采用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或者治疗的剂量不够、疗程不足无应答的患者,可给予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再次治疗,疗程延长至72周,治疗监测及停药原则同初治患者。(B2)
推荐意见15:既往规范治疗无应答患者,可等待获得可及适合的药物再治疗,但是有迫切治疗需求的患者应尽早进行直接抗病毒药物的治疗。(A2)
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
儿童患者
推荐意见16:Peg-IFN-α-2a 104μg/M2体表面积,Peg-IFN-α-2b 60μg/M2体表面积,每周1次皮下注射,联合RBV 15mg/kg/d,治疗时间同成人。
肾功能不全患者
推荐意见17:Simeprevir,daclatasvir,及ritonavir boosted paritaprevir,ombitasvir和dasabuvir均在肝脏代谢,可以用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而eGFR<30 ml/min/1.73m2和终末期肾病的患者使用Sofosbuvir目前没有证据。DAAs治疗方案,无肝硬化患者治疗12周,肝硬化患者治疗24周。PEG-IFNα联合RBV应根据eGFR调整剂量。
肝移植患者
推荐意见18:肝移植前至少30天应该开始抗病毒治疗,防止移植后HCV再感染。Sofosbuvir+RBV(基因2型),sofosbuvir+ledipasvir(基因1、4、5、6型)或sofosbuvir+ daclatasvir+RBV(所有基因型)。
推荐意见19:肝移植后复发或再感染的患者,首选sofosbuvir+RBV或sofosbuvir+ledipasvir或sofosbuvir+daclatasvir+RBV,疗程12周。肝移植超过3月的患者也可以Peg-IFN-α+RBV,疗程24-48周或Peg-IFN-α+sofosbuvir+RBV,疗程12周。
肝硬化患者
推荐意见20:代偿肝硬化(Child-Pugh A级),根据不同基因型应用标准剂量Peg-IFN-α联合RBV的治疗方案,疗程48-72周,Peg-IFN-α+sofosbuvir+RBV,疗程12-24周;sofosbuvir+daclatasvir,疗程12-24周,优先推荐无IFN的治疗方案。
推荐意见21:失代偿肝硬化(Child-Pugh B/C级),选择无IFN和无RBV的治疗方案,所有基因型均可以采用sofosbuvir+daclatasvir联合治疗,疗程24周。选择sofosbuvir+ledipasvir,基因1/4/5/6型:疗程24周,基因2/3型:疗程16-20周,IFN为基础的治疗是禁忌证,DAAs均不需要调整剂量。
推荐意见22:所有肝硬化患者获得SVR后仍然需要每6月做肝脏超声来监测HCC。
吸毒患者
推荐意见23:首选无IFN或PEG-IFN为基础的新“三联”治疗方案,但仍需要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获得SVR后,仍需通过HCV RNA检测监督其再感染及重新吸毒。
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等血液疾病患者
推荐意见24: 血友病等凝血功能紊乱的患者合并HCV感染,针对HCV的治疗方案与不合并血友病的患者方案相同(B2)。
推荐意见25:地中海贫血、镰刀细胞贫血等患者合并HCV感染时,抗HCV治疗方案与非贫血患者相同,但建议选用无干扰素和无利巴韦林的DAAs联合治疗方案,必须选用利巴韦林治疗时,注意监测血常规等,必要时予以输血治疗(B2)。
精神疾患患者
推荐意见26:有精神病史的HCV患者,条件允许可考虑予以无干扰素的DAAs抗HCV治疗(B2)。抗HCV治疗前应评估精神状态,治疗期间注意监测精神状态,必要时予以抗精神类药物治疗(C2)。在使用抗精神药物和抗HCV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B2)。
HBV合并感染患者
推荐意见27:合并HBV感染时,针对HCV的治疗与单纯HCV感染治疗的方案相同(B1)。
推荐意见28:在抗HCV治疗的同时注意监测HBV DNA,若HBV DNA明显活动时可予以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B1)。
HIV合并感染患者
推荐意见29:合并HIV感染时,针对HCV的治疗与单纯HCV感染治疗的方案相同(B1)。
推荐意见30:合并HIV感染时,若HIV不活动而HCV获得,针对基因2、3型HCV患者,即使干扰素早期应答不佳仍可考虑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延长疗程治疗(B1)。
推荐意见31:合并HIV感染时,若HCV基因1型患者,可考虑予以ledipasvir/sofosbuvir治疗(A1)。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
推荐意见32:急性HCV感染患者,推荐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A1)。
推荐意见33:HIV患者合并急性HCV感染时可考虑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24周(B1)。
监测和随访
推荐意见34:未治疗或治疗失败的患者,以无创诊断方式每年复查、评价一次肝纤维化的进展情况;
推荐意见35:对于有肝硬化基础的患者,无论是否获得SVR,每6个月复查一次腹部超声和AFP。
待解决的问题
1、慢性丙型肝炎进展至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偿和HCC过程中具有预警作用的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
2、DAA治疗丙型肝炎的新方案的探索,特别是适合全基因型的标准方案的研究。
3、对DAA与PR治疗策略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
4、DA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获得SVR后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
5、DAA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及其失代偿患者,获得SVR后改善疾病并发症及预后研究。
6、DAA治疗对预防肝硬化及其并发症和HCC的长期影响。
7、DAA的耐药及药物相互作用,特别需要关注DAA与中草药相互作用的问题。
8、进一步深入研究DAA在特殊人群:妊娠、儿童、合并HIV感染、肾功能障碍及肾衰竭、肝移植等丙型肝炎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五问题。
9、开展卫生经济学研究、探索降低药物价格、提高治疗可及性的有效途径。
查看全部
10月24-25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暨2015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大会以“快速发展中的肝脏病学”为主题,围绕目前肝病学研究的进展及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全方位展现了肝病学领域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作为本次大会最大的亮点,25日下午召开的指南发布会,正式推出了2015年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其中关于2015年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更新要点如下:
肝纤维化非侵袭性诊断
推荐意见1:可以采用血清学和/或瞬时弹性成像等影像学等无创诊断方法帮助判断是否存在丙型肝炎肝硬化或纤维化。目前的无创方法对于肝硬化的诊断效能优于显著肝纤维化。(A1)
推荐意见2:血清学和瞬时弹性成像等影像学无创指标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率。当两者结果不一致时,建议进行肝活检明确诊断。(A1)
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
推荐意见3:所有HCV RNA阳性的患者,只要有治疗意愿,无治疗禁忌证,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
推荐意见4:PR方案是我国现阶段HCV现症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主要方案,可应用于所有基因型HCV感染同时无治疗禁忌证的患者。
推荐意见5:以DAAs为基础的抗病毒方案包括DAA联合PR,DAAs联合利巴韦林,以及不同DAAs联合或复合制剂,三种方案可涵盖几乎所有类型的HCV感染者。即使医疗资源有限,也要在考虑患者意愿,病情及药物可及性的基础上,再决定优先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初治患者及监测
推荐意见6:一旦确诊为慢性丙型肝炎且血液中检测到HCV RNA,即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治疗前应根据病毒载量、基因分型、肝纤维化分期以及有无抗病毒治疗禁忌证等综合评估。(A1)
推荐意见7:在DAA上市前,PEG IFNα联合利巴韦林仍然是我国目前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主要的抗病毒治疗方案。(A1)
推荐意见8:在接受PEG 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治疗中病毒应答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12周、24周应采用高灵敏度方法监测HCV RNA评估病毒应答以指导治疗。(B1)
推荐意见9:无论何种基因型,如治疗12周HCV RNA下降幅度<2log,或24周仍可检测到,则考虑停药。(B1)
推荐意见10: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液学、生化学和HCV RNA以及不良反应等。(B1)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经治未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患者
推荐意见11:既往PR治疗复发或无应答的患者应首先考虑DAAs治疗。(A1)
推荐意见12:既往治疗未采用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或者治疗的剂量不够、疗程不足导致复发的患者,可给予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再次治疗,疗程48周,治疗监测及停药原则同初治患者。(B2)
推荐意见13:既往治疗复发的患者,如果不存在迫切治疗的需求,例如没有以下情况:显著肝纤维化或肝硬化(F3-F4)、HIV或HBV合并感染等、等待肝移植、肝移植后HCV复发、明显肝外表现、传播HCV的高危个体等,可以选择等待获得可及适合的药物再治疗。(A2)
推荐意见14:既往治疗未采用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或者治疗的剂量不够、疗程不足无应答的患者,可给予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再次治疗,疗程延长至72周,治疗监测及停药原则同初治患者。(B2)
推荐意见15:既往规范治疗无应答患者,可等待获得可及适合的药物再治疗,但是有迫切治疗需求的患者应尽早进行直接抗病毒药物的治疗。(A2)
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
儿童患者
推荐意见16:Peg-IFN-α-2a 104μg/M2体表面积,Peg-IFN-α-2b 60μg/M2体表面积,每周1次皮下注射,联合RBV 15mg/kg/d,治疗时间同成人。
肾功能不全患者
推荐意见17:Simeprevir,daclatasvir,及ritonavir boosted paritaprevir,ombitasvir和dasabuvir均在肝脏代谢,可以用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而eGFR<30 ml/min/1.73m2和终末期肾病的患者使用Sofosbuvir目前没有证据。DAAs治疗方案,无肝硬化患者治疗12周,肝硬化患者治疗24周。PEG-IFNα联合RBV应根据eGFR调整剂量。
肝移植患者
推荐意见18:肝移植前至少30天应该开始抗病毒治疗,防止移植后HCV再感染。Sofosbuvir+RBV(基因2型),sofosbuvir+ledipasvir(基因1、4、5、6型)或sofosbuvir+ daclatasvir+RBV(所有基因型)。
推荐意见19:肝移植后复发或再感染的患者,首选sofosbuvir+RBV或sofosbuvir+ledipasvir或sofosbuvir+daclatasvir+RBV,疗程12周。肝移植超过3月的患者也可以Peg-IFN-α+RBV,疗程24-48周或Peg-IFN-α+sofosbuvir+RBV,疗程12周。
肝硬化患者
推荐意见20:代偿肝硬化(Child-Pugh A级),根据不同基因型应用标准剂量Peg-IFN-α联合RBV的治疗方案,疗程48-72周,Peg-IFN-α+sofosbuvir+RBV,疗程12-24周;sofosbuvir+daclatasvir,疗程12-24周,优先推荐无IFN的治疗方案。
推荐意见21:失代偿肝硬化(Child-Pugh B/C级),选择无IFN和无RBV的治疗方案,所有基因型均可以采用sofosbuvir+daclatasvir联合治疗,疗程24周。选择sofosbuvir+ledipasvir,基因1/4/5/6型:疗程24周,基因2/3型:疗程16-20周,IFN为基础的治疗是禁忌证,DAAs均不需要调整剂量。
推荐意见22:所有肝硬化患者获得SVR后仍然需要每6月做肝脏超声来监测HCC。
吸毒患者
推荐意见23:首选无IFN或PEG-IFN为基础的新“三联”治疗方案,但仍需要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获得SVR后,仍需通过HCV RNA检测监督其再感染及重新吸毒。
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等血液疾病患者
推荐意见24: 血友病等凝血功能紊乱的患者合并HCV感染,针对HCV的治疗方案与不合并血友病的患者方案相同(B2)。
推荐意见25:地中海贫血、镰刀细胞贫血等患者合并HCV感染时,抗HCV治疗方案与非贫血患者相同,但建议选用无干扰素和无利巴韦林的DAAs联合治疗方案,必须选用利巴韦林治疗时,注意监测血常规等,必要时予以输血治疗(B2)。
精神疾患患者
推荐意见26:有精神病史的HCV患者,条件允许可考虑予以无干扰素的DAAs抗HCV治疗(B2)。抗HCV治疗前应评估精神状态,治疗期间注意监测精神状态,必要时予以抗精神类药物治疗(C2)。在使用抗精神药物和抗HCV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B2)。
HBV合并感染患者
推荐意见27:合并HBV感染时,针对HCV的治疗与单纯HCV感染治疗的方案相同(B1)。
推荐意见28:在抗HCV治疗的同时注意监测HBV DNA,若HBV DNA明显活动时可予以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B1)。
HIV合并感染患者
推荐意见29:合并HIV感染时,针对HCV的治疗与单纯HCV感染治疗的方案相同(B1)。
推荐意见30:合并HIV感染时,若HIV不活动而HCV获得,针对基因2、3型HCV患者,即使干扰素早期应答不佳仍可考虑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延长疗程治疗(B1)。
推荐意见31:合并HIV感染时,若HCV基因1型患者,可考虑予以ledipasvir/sofosbuvir治疗(A1)。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
推荐意见32:急性HCV感染患者,推荐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A1)。
推荐意见33:HIV患者合并急性HCV感染时可考虑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24周(B1)。
监测和随访
推荐意见34:未治疗或治疗失败的患者,以无创诊断方式每年复查、评价一次肝纤维化的进展情况;
推荐意见35:对于有肝硬化基础的患者,无论是否获得SVR,每6个月复查一次腹部超声和AFP。
待解决的问题
1、慢性丙型肝炎进展至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偿和HCC过程中具有预警作用的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
2、DAA治疗丙型肝炎的新方案的探索,特别是适合全基因型的标准方案的研究。
3、对DAA与PR治疗策略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
4、DA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获得SVR后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
5、DAA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及其失代偿患者,获得SVR后改善疾病并发症及预后研究。
6、DAA治疗对预防肝硬化及其并发症和HCC的长期影响。
7、DAA的耐药及药物相互作用,特别需要关注DAA与中草药相互作用的问题。
8、进一步深入研究DAA在特殊人群:妊娠、儿童、合并HIV感染、肾功能障碍及肾衰竭、肝移植等丙型肝炎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五问题。
9、开展卫生经济学研究、探索降低药物价格、提高治疗可及性的有效途径。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2015年版)及解读文件
默认分类 •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61 次浏览 • 2017-01-09 12: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11-11
一、制定背景
2004年,全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以下简称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传染病个案信息的网络直报,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和监测的敏感性。为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2006年,原卫生部办公厅印发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卫办疾控发〔2006〕92号)(以下简称原规范)。原规范对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做好传染病信息报告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随着传染病防控形势的变化和防控工作的推进,原规范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为此,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对原规范进行了相应修订,制定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
二、主要内容
(一)关于组织机构职责。进一步明确了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等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增加了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细化了医疗机构的职责。
(二)关于传染病信息报告。明确了传染病报告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报告病种、诊断与分类、登记与报告、填报要求、报告程序与方式、报告时限等,增加了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和患者身份识别号码等相关要求。
(三)关于报告数据管理。明确了传染病信息的审核、订正、补报和查重等相关要求,增加了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审核、订正等要求。
(四)关于传染病疫情分析与利用。进一步明确了传染病疫情信息的通报和对外发布、动态监控、信息利用等相关要求。
(五)关于资料保存。明确了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信息资料保存等相关要求,增加了电子传染病报告卡的保存要求。
(六)关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进一步明确了信息系统的变更和调整、网络报告、管理维护、密码管理等相关要求。
(七)关于考核与评估。进一步明确了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考核与评估等相关要求。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的通知
查看全部
《关于印发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的通知》文件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11-11
一、制定背景
2004年,全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以下简称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传染病个案信息的网络直报,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和监测的敏感性。为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2006年,原卫生部办公厅印发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卫办疾控发〔2006〕92号)(以下简称原规范)。原规范对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做好传染病信息报告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随着传染病防控形势的变化和防控工作的推进,原规范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为此,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对原规范进行了相应修订,制定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
二、主要内容
(一)关于组织机构职责。进一步明确了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等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增加了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细化了医疗机构的职责。
(二)关于传染病信息报告。明确了传染病报告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报告病种、诊断与分类、登记与报告、填报要求、报告程序与方式、报告时限等,增加了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和患者身份识别号码等相关要求。
(三)关于报告数据管理。明确了传染病信息的审核、订正、补报和查重等相关要求,增加了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审核、订正等要求。
(四)关于传染病疫情分析与利用。进一步明确了传染病疫情信息的通报和对外发布、动态监控、信息利用等相关要求。
(五)关于资料保存。明确了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信息资料保存等相关要求,增加了电子传染病报告卡的保存要求。
(六)关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进一步明确了信息系统的变更和调整、网络报告、管理维护、密码管理等相关要求。
(七)关于考核与评估。进一步明确了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考核与评估等相关要求。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的通知
WS/T194-2016《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操作指南》
默认分类 •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11 次浏览 • 2017-01-09 12:57
我院HIV检测转介处理流程
默认分类 •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07 次浏览 • 2017-01-09 11:21
查看全部
[转帖] MBio:近二十年应对新发传染病的收获
默认分类 •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24 次浏览 • 2017-01-09 11:17
美国医学研究所的一篇重要报告重新燃起了人们对新发传染病这个重要话题的兴趣,因此,来自国家过敏与感染疾病研究所的主任 Anthony S. Fauci 博士与 David Morens 博士一起在 MBio 上发表了本文,反思在过去二十年的新发传染病 (EIDs) 中,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
论文作者提出,提高对新发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本身就是预防对策。现在我们可利用过互联网资源,如 PROMED,对新发传染病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单单在 2012 年,互联网资源让科学界与公众获知在中东出现的新型致病性冠状病毒、在约塞米特蒂国家公园出现一种汉他病毒和在美国农场社区出现的由猪传人的变种流感病毒(H3N2v)。
论文作者指出在提高诊断、治疗和预防新发传染病能力方面取得的进展,例如:通过全基因测序快速识别新病原;通过对生物系统完整全面的描绘(系统生物学)以揭示致病微生物与人类宿主间复杂的交互关系。这些研究得出的数据可以为药物与疫苗的开发提供有用的信息。近期,对寄居在人体肠道、口腔、皮肤与其他微环境的微生物菌群存在某些益处的认知,改变了感染性疾病的传统定义,不再简单地认为是感染性疾病仅仅是入侵的致病病原体与人类免疫系统之间的战争。
科学家们强调,需要针对特殊传染病制定防御策略,并展开基础性研究以更好地了解感染性疾病与人类易感性。 查看全部
美国医学研究所的一篇重要报告重新燃起了人们对新发传染病这个重要话题的兴趣,因此,来自国家过敏与感染疾病研究所的主任 Anthony S. Fauci 博士与 David Morens 博士一起在 MBio 上发表了本文,反思在过去二十年的新发传染病 (EIDs) 中,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
论文作者提出,提高对新发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本身就是预防对策。现在我们可利用过互联网资源,如 PROMED,对新发传染病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单单在 2012 年,互联网资源让科学界与公众获知在中东出现的新型致病性冠状病毒、在约塞米特蒂国家公园出现一种汉他病毒和在美国农场社区出现的由猪传人的变种流感病毒(H3N2v)。
论文作者指出在提高诊断、治疗和预防新发传染病能力方面取得的进展,例如:通过全基因测序快速识别新病原;通过对生物系统完整全面的描绘(系统生物学)以揭示致病微生物与人类宿主间复杂的交互关系。这些研究得出的数据可以为药物与疫苗的开发提供有用的信息。近期,对寄居在人体肠道、口腔、皮肤与其他微环境的微生物菌群存在某些益处的认知,改变了感染性疾病的传统定义,不再简单地认为是感染性疾病仅仅是入侵的致病病原体与人类免疫系统之间的战争。
科学家们强调,需要针对特殊传染病制定防御策略,并展开基础性研究以更好地了解感染性疾病与人类易感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13修正)
默认分类 •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36 次浏览 • 2017-01-09 11:13
2013年06月29日 23:34:39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
(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
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作出修改
(一)将第二十五条第二款修改为:“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转让、抵押或者改变用途的,应当根据其级别报相 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二)将第五十六条第二款修改为:“拍卖企业拍卖的文物,在拍卖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审核,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作出修改
(一)将第五十五条修改为:“除抢险救灾和牧民搬迁的机动车辆外,禁止机动车辆离开道路在草原上行驶,破坏草原植被;因从事地质勘探、科学考察等活动确需离开道路在草原上行驶的,应当事先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行驶区域和行驶路线,并按照报告的行驶区域和行驶路线在草原上行驶。”
(二)将第七十条修改为:“非抢险救灾和牧民搬迁的机动车辆离开道路在草原上行驶,或者从事地质勘探、科学考察等活动,未事先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或者未按照报告的行驶区域和行驶路线在草原上行驶,破坏草原植被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植被,可以并处草原被破坏前三年平均产值三倍以上九倍以下的罚款;给草原所有者或者使用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作出修改
将第二十八条第二款修改为:“海关在特殊情况下对进出口货物予以免验,具体办法由海关总署制定。”
四、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作出修改
将第二十一条修改为:“为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办理报检手续的代理人办理报检手续时应当向商检机构提交授权委托书。”
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作出修改
将第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应当于收到申报的当日办理登记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作出修改
将第四十四条第二款修改为:“禁止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生活垃圾处置的设施、场所;确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的,必须经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作出修改
(一)将第二十二条修改为:“煤矿投入生产前,煤矿企业应当依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煤炭生产。”
(二)删去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
(三)将第六十九条改为第五十九条,并将“吊销其煤炭生产许可证”修改为“责令停止生产”。
(四)将第七十条改为第六十条,并删去“吊销其煤炭生产许可证”。
(五)删去第七十一条。
(六)将第七十二条改为第六十一条,并删去“可以依法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或者取消煤炭经营资格”。
(七)删去第七十七条。
煤炭法的有关条文序号根据本决定作相应调整。
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作出修改
将第五十四条第一款修改为:“国家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具有兽医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试合格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颁发执业兽医资格证书;从事动物诊疗的,还应当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注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和注册办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商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制定。”
九、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作出修改
将第一百二十九条第一款修改为:“证券公司设立、收购或者撤销分支机构,变更业务范围,增加注册资本且股权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减少注册资本,变更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权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公司章程中的重要条款,合并、分立、停业、解散、破产,必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作出修改
删去第四十五条第三项。
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农作物种子检验员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林木种子检验员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十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作出修改
将第二十三条修改为:“民办学校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校长任职的条件聘任校长,年龄可以适当放宽。”
十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作出修改
(一)将第三条第五款修改为:“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二)第四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需要解除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查看全部
2013年06月29日 23:34:39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
(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
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作出修改
(一)将第二十五条第二款修改为:“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转让、抵押或者改变用途的,应当根据其级别报相 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二)将第五十六条第二款修改为:“拍卖企业拍卖的文物,在拍卖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审核,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作出修改
(一)将第五十五条修改为:“除抢险救灾和牧民搬迁的机动车辆外,禁止机动车辆离开道路在草原上行驶,破坏草原植被;因从事地质勘探、科学考察等活动确需离开道路在草原上行驶的,应当事先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行驶区域和行驶路线,并按照报告的行驶区域和行驶路线在草原上行驶。”
(二)将第七十条修改为:“非抢险救灾和牧民搬迁的机动车辆离开道路在草原上行驶,或者从事地质勘探、科学考察等活动,未事先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或者未按照报告的行驶区域和行驶路线在草原上行驶,破坏草原植被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植被,可以并处草原被破坏前三年平均产值三倍以上九倍以下的罚款;给草原所有者或者使用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作出修改
将第二十八条第二款修改为:“海关在特殊情况下对进出口货物予以免验,具体办法由海关总署制定。”
四、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作出修改
将第二十一条修改为:“为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办理报检手续的代理人办理报检手续时应当向商检机构提交授权委托书。”
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作出修改
将第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应当于收到申报的当日办理登记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作出修改
将第四十四条第二款修改为:“禁止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生活垃圾处置的设施、场所;确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的,必须经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作出修改
(一)将第二十二条修改为:“煤矿投入生产前,煤矿企业应当依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煤炭生产。”
(二)删去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
(三)将第六十九条改为第五十九条,并将“吊销其煤炭生产许可证”修改为“责令停止生产”。
(四)将第七十条改为第六十条,并删去“吊销其煤炭生产许可证”。
(五)删去第七十一条。
(六)将第七十二条改为第六十一条,并删去“可以依法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或者取消煤炭经营资格”。
(七)删去第七十七条。
煤炭法的有关条文序号根据本决定作相应调整。
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作出修改
将第五十四条第一款修改为:“国家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具有兽医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试合格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颁发执业兽医资格证书;从事动物诊疗的,还应当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注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和注册办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商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制定。”
九、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作出修改
将第一百二十九条第一款修改为:“证券公司设立、收购或者撤销分支机构,变更业务范围,增加注册资本且股权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减少注册资本,变更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权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公司章程中的重要条款,合并、分立、停业、解散、破产,必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作出修改
删去第四十五条第三项。
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农作物种子检验员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林木种子检验员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十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作出修改
将第二十三条修改为:“民办学校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校长任职的条件聘任校长,年龄可以适当放宽。”
十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作出修改
(一)将第三条第五款修改为:“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二)第四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需要解除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版)
默认分类 •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39 次浏览 • 2017-01-09 11:07
一、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二)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报告与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
(三)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发现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告,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四)医疗机构应当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必要、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规定,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六)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诊治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处置。
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发热门诊。
1.应当建立疑似、确诊患者隔离、转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其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发热门诊出入口应设有手卫生设施。
2.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当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
3.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
4.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5.陪伴者及病情允许的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
(二)急诊。
1.应当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
2.应当设置一定的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
3.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
4.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
(三)普通病区(房)。
1.应当备有应急隔离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
2.病区(房)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隔离和救治。
3. 疑似或确诊患者宜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原则不探视;有条件的可以安置在负压病房或及时转到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专科医院。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
(四)收治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的病区(房)。
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2.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同类型感染患者可以同室安置。
3.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等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1)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2)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如佩戴外科口罩,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3)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应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使用后,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4)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
(五)医务人员的防护。
1.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
4.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3)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4)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5)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6)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防止被刺伤。
(7)每个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
(六)加强对患者的管理。
1.应当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
2.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指导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3.患者出院、转院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消毒。
4.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因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火化的,应当经上述处理后,按照规定深埋。
查看全部
一、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二)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报告与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
(三)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发现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告,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四)医疗机构应当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必要、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规定,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六)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诊治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处置。
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发热门诊。
1.应当建立疑似、确诊患者隔离、转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其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发热门诊出入口应设有手卫生设施。
2.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当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
3.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
4.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5.陪伴者及病情允许的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
(二)急诊。
1.应当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
2.应当设置一定的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
3.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
4.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
(三)普通病区(房)。
1.应当备有应急隔离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
2.病区(房)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隔离和救治。
3. 疑似或确诊患者宜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原则不探视;有条件的可以安置在负压病房或及时转到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专科医院。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
(四)收治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的病区(房)。
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2.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同类型感染患者可以同室安置。
3.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等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1)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2)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如佩戴外科口罩,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3)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应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使用后,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4)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
(五)医务人员的防护。
1.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
4.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3)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4)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5)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6)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防止被刺伤。
(7)每个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
(六)加强对患者的管理。
1.应当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
2.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指导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3.患者出院、转院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消毒。
4.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因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火化的,应当经上述处理后,按照规定深埋。
传染病诊疗护理常规及操作规范
默认分类 •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78 次浏览 • 2017-01-09 11:07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所有内科病人原则上都应卧床休息。
二、入院后当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次日后体温正常者每日测量两次。发热病人每4小时测试一次。如体温在38.5℃以下者,11pm和3am酌情免试,体温正常后连测3次,再改常规测试。体温有突然升高者应复查核对,需密切观察体温者随时测量并记录。新病人测量血压及体重,常规每周测量一次并记录,其他按医嘱执行。
三、护理按病情分特别护理和一、二、三级护理
1.特别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要随时进行抢救的病人。派专人昼夜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备齐抢救用品,随时准备抢救,及时准确地填写特别护理单。
2.二级护理:适用于病危、病重及极度虚弱的病人,如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高热、昏迷、抽搐的病人,心力衰竭、严重呼吸困难、肝肾功能衰竭者等,病人的一切活动需护士协助。护士每15分钟至半小时巡视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二级护理:适用于病危、病重期已渡过,症状减轻,病情好转但仍需卧床休息者,如慢性病及年老体弱的病人,在床上可以自理但不能下床活动的病人。护士每1-3小时巡视一次,了解疾病、思想及饮食情况,递送大小便器。
4.三级护理:适用于轻症等待检查的病人,恢复期和慢性病好转期已可下床活动且生活能自理的病人。护士每日巡视1-2次,观察病情。轻病人可适当到室外散步。
四、病人入院后,于次晨留取各种标本;急需的标本立即留取送化验室检查。
五、每日下午记录大便一次,有次数增多者通知主管医师处理。3天无大便者应通知医师给相应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记录于护理记录中。
六、按医嘱给予饮食并进行饮食指导。病人家属、亲友送来的食物需经办公室护士检查后方可食用。病人之间不得互换食物,以免交叉感染。
七、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个人处理。一般冬季每周沫浴或擦澡一次,夏季每周3次。洗发每两周1次,夏季每周1次。剪指甲每周1次。
八、卧床病人应预防褥疮,并做好口腔护理。
九、病室应保持整齐、清洁、安静、舒适。贯彻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十、定期消毒灭菌,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院内感染。
三、病室环境要求简单,便于消毒。一切设备最好是金属、陶瓷、塑料或木料制成。室内要空气新鲜,保持安静、整洁、阳光充足。
四、尽早地填写传染病卡片,上报防疫部门。
五、向新病人详细介绍有关制度,如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划分,活动范围、消毒隔离制度、探视制度等。
六、病人入院后按不同病种安置病室,并执行不同的隔离方法(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昆虫隔离、严密隔离),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七、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及轻症者可适当活动。谵妄及有精神症状者,加放床挡以防坠床。
八、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每次记录大便次数。如有突然改变或出现惊厥、面色苍白,紫绀、严重呕吐或腹泻、大出血等情况,立即通知医师。
九、按医嘱给饮食,呕吐、腹泻者鼓励多饮水与补充电解质。家属送来的食物经检查后方可食用。
十、高热、昏迷病人,执行高热、昏迷护理常规。对外感风寒、发疹性热病正在出疹时的病人,一般不用冷敷或冷水擦浴,可行针刺治疗。体温过低或四肢发冷用热水袋保暖。
十一、熟悉各种传染病的并发症,密切观察其先兆症状,及时通知医师,做好相应的护理。
十二、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顾虑和急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十三、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十四、做好卫生宣教,按不同病种,向病人讲解预防传染病的卫生知识。
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按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分室收容,重症病人住单人病室。甲型、戊型肝炎执行肠道传染病隔离,隔离期自发病日起不小于30天。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应杜绝血源性传播,并防止病人之间的密切接触。
三、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活动期需严格卧床休息。症状明显改善、肝功恢复正常后可逐渐下床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对病情反复波动的慢性肝炎病人,需加强心理护理。帮助病人解除长期或多次住院产生的焦虑情绪,重症病人预防自杀行为。
四、急性肝炎早期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饮食。进食量少者,可静脉滴注葡萄糖液。病情及食欲好转后,适当增加蛋白饮食,避免过多含糖高的饮食。慢性肝炎可给病人乐于接受的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有浮肿者适当限制水和钠盐。
五、病情重,有肝性脑病、腹水、消化道出血或肾功能障碍者,应严格限制钠盐、蛋白质、粗纤维食物和水分的摄入。恢复期病人,给适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
六、病情观察
1.注意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病人的饮食、恶心、呕吐、腹胀、乏力、黄疸消长、排便情况、发热、浮肿及出血倾向等。
2.重症病人加强巡视,日夜监护,注意观察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肝臭、瞳孔、神志、精神、智能、性格、扑翼样震颤、胃肠症状、大小便、黄疸及腹水等情况。意识不清、谵妄、烦躁者,应有专人护理,加床档或适当约束,防止发生意外。
3.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如皮下淤斑、口腔黏膜渗血、鼻衄及柏油样大便等。遇有消化道大出血,立即通知医师,并稳定病人情绪,记录出血量,观察血压、脉搏变化,消除口腔积血,给氧,建立静脉通道,准备输血和急救药品器材。
4.若病人意识状态急剧恶化,伴有血压升高、肌张力增强、抽搐或瞳孔大小不等征象,提示严重脑水肿或脑疝形成。应迅速通知医师,做好脱水治疗准备。
七、做好口腔护理。
八、保持大便通畅,可口服乳果糖,也可用乳果糖溶液或酸性液体灌肠。腹胀严重时,用肛管排气或松节油腹部热敷。
九、食具、用具、排泄物及血液污染物,均需严格消毒。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
肝硬化的护理常规
一、执行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二、肝功能代偿期不能行重体力劳动;失代偿期应减少活动,睡眠充足;感染或出血时,应卧床休息。
三、给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质、低脂、低盐软食,避免粗糙食物,肝功能明显减退或有肝性脑病先兆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每日20g/日),腹水严重者应严格限制水、钠摄入(钠0.5g/日),水〈500ml/日。
四、静脉或肌肉注射时,注意速度要慢,拔针后按压三分钟,防止皮下出血;门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口服药应研碎服用,行口腔护理等操作应动作轻柔,以免引起出血。
五、注意观察病情:
1.肝性脑病先兆症状,如情绪,性格,行为等的改变
2、出血倾向:如呕血、黑便、皮下出血等。
3、利尿剂使用效果,保持水与电解质平衡,记24小时尿量,每日测量体重并记录。
六、健康教育
1.病程长、症状复杂多变,常有悲观情绪。应经常与病人交谈,指导有关保健知识,教会病人如何自我护理。
2.指导病人合理饮食避免出血,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的规律,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
3.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各种并发症的病因和诱因、预防、治疗知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出院时指导病人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有节制,防止便秘及增加腹压,避免对肝脏有害的药物。
附:置双气囊三腔管护理常规
一、病情观察:
1.插管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心悸、呼吸的改变协助医师迅速找出原因,及时处理。(食道气囊注气80-100毫升,压力50-60mmHg;胃气囊注气150-300毫升,压力30-40mmHg)。
2.置管后,定时从胃管中抽吸胃液,查看有无出血并记录。
二、使用前检查三腔管的性能,有无漏气,气囊有无变形,管腔是否通畅变软,若有异常需更换。
三、操作前需向病人说明插管目的及配合方法。
四、用物准备:治疗盘内三腔管一副、纱布、绷带一卷、弯盘、石蜡油、血管钳3把,50毫升空针一副,棉棒。
五、插管24小时需放气,以防粘膜缺血坏死。若需服药,将药液碾碎后胃管内注入,然后注入小许冷开水,以防管腔堵塞。
六、插管后向病人交代保持管道通畅和足够压力的重要性和配合方法。
七、加强口腔护理,每日两次,以防口腔感染或鼻腔破溃。
八、放气前口服石蜡油20毫升,放气后留观24小时,观察有无出血现象。
九、拔管后将三腔管消毒后销毁,观察有无出血并交班。
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护理常规
二、执行肠道传染病隔离。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无蝇。给病人讲解隔离知识,取得合作,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隔日送1次大便培养,连续2次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三、急性期卧床休息,高热时绝对卧床。慢性菌痢适当休息。
四、急性期给高热量易消化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可给适量淡糖盐水或稀释的果汁水,保持尿量每日1000-1500ml。病情好转后改为无渣获小渣半流质,不宜进刺激性食物。慢性菌痢应照顾病人的饮食习惯,注意补充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五、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质及量。按时留取大便标本送常规检查及培养。注意必须采集新鲜标本并及时送检。
六、对症护理: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给予退热剂。腹痛可用热水袋置腹部、针刺或按医嘱给予镇痛药物。保持肛门及其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便后洗净。如有脱肛现象,可用温水坐浴,盖以消毒纱布,轻柔局部,使其还纳。
七、中毒性菌痢病人需设特护。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孔、面色、皮肤、手足颜色及温度等变化,记录出入量。注意呼吸频率、深浅和节律,及时给氧,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出现休克或脑水肿征象者,及时通知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八、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急性期应彻底治愈。
九、出院时对病人进行卫生宣教,不吃F·B或不洁饮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伤寒、副伤寒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护理常规。
二、执行肠道传染病隔离。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无蝇。待临床症状消失后第五天起,间断大便培养2次阴性,或体温正常2周后,可解除隔离。
三、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无并发症者可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四、发热期给易消化、不易产气的高热量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鼓励病人多饮水。热退1周后给少渣半流质饮食或软食,热退2周后逐渐改为普通饮食,恢复期食欲亢进者,需严格控制饮食量,并讲明道理,取得合作。
五、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并发症。
六、对重症及老年病人需做好皮肤护理。
七、发热期每4小时测体温1次,高热者宜给物理降温,一般不用退热剂,以免大量出汗而致虚脱。有精神症状、谵妄或躁动者,加用床档,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八、腹胀时用松节油局部热敷和肛管排气,避免按摩腹部。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嘱病人勿用力排便,可用盐水行低压灌肠,禁用泻药。腹泻时应适当调节饮食,减少脂肪及乳糖类食物,按医嘱给予收敛剂。
九、若出现便血,伴有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细速及血压下降,应迅速通知医师。嘱病人绝对安静,测量并记录血压和大便次数、量、性状,按医嘱留取标本送检。暂禁饮食,立即静脉输液,做好输血准备。
十、若出现右下腹突然剧痛,体温骤降后复升,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脉搏细速等,提示肠穿孔。立即通知医师,停止饮食及一切口服药物,进行胃肠减压,做好手术前准备。
十一、有严重毒血症时,注意心率、心律及脉搏变化,观察有无心肌炎发生。
十二、观察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药物热、药物疹及肝、肾功能障碍等。
十三、出院时做好卫生常识宣传,如不吃生冷不洁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霍乱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执行肠道传染病严密隔离。病人的泻吐物、食具、用具、污染的衣物等均需随时消毒处理,收容霍乱的病区不允许探视和陪伴。待病人临床症状消失后,隔日送大便培养,连续3次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三、绝对卧床休息,重症病人可卧于带排便孔的床,床下对孔处放置便盆,利于病人排便和处理。加强皮肤护理,保持肛门周围清洁。
四、给流质饮食,呕吐剧烈者暂禁食。呕吐停止、腹泻缓解后,可给口服补液或果汁、米汤等饮料。恢复期给半流质或软食。
五、于泄吐期至少每2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密切观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按医嘱及时取血查血清钾、钠、氯、钙、二氧化碳结合率及尿素氮等。
六、观察并记录泻吐物的性状、颜色及量,及时留取标本送检。标本应放在密闭容器内,不得外溢。
七、轻型病人或重型病人病情好转后均可采用口服补液。口服补液的配方为每升水中含葡萄糖20g,氯化钠3.5g, 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用量根据腹泻量而定。
八、重症病人必须迅速静脉补液,输液种类、先后次序及剂量、速度等均应严格按医嘱执行。大剂量快速补液者,需将液体预先加温至37℃。输液过程中应有专人护理,密切观察脉搏、心率、血压及尿量变化,防止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
九、腹痛者可局部热敷、按摩,剧吐者可按医嘱给予阿托品或氯丙嗪等。肌肉痉挛者可行按摩、热敷或针刺。如有腹胀、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或低钾血症现象,及时通知医师处理。恢复期发热者可给予物理降温。
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应严格控制液体摄入,禁食蛋白质。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必要时协助医师进行透析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执行体表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隔离,室内防鼠、防螨灭螨。病人的血液、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用具,需消毒处理。护理人员如皮肤破损,应加以防护或戴手套操作。
三、卧床休息,病情较重者绝对卧床休息,至恢复期可允许病人下床活动。
四、发热期的护理
1.给予营养丰富、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
2.密切观察体温、血压、皮肤粘膜出血现象及尿蛋白等。
3.高热者头部和体表大血管处冷敷或放置冰袋,不易用酒精擦浴,也不易给予退热剂,以免大汗虚脱。
4.液体疗法是本期的主要治疗措施。备好常用平衡盐液、5%小苏打、20%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新鲜血浆及白蛋白等,液体种类、数量、使用的先后次序和速度,都要按医嘱要求准确输入。加强输液护理,严防液体外漏、输液反应和肺水肿等。
5、遇有皮肤、粘膜或腔道出血,及时汇报医师,并进行止血、抗凝等治疗。
五、低血压休克期护理
1、 绝对卧床,取平卧位,切忌搬动,注意保暖。
2、 设专人护理,记特别护理单,每30分钟测1次血压、脉搏及心率,观察并记录尿量。
3、 缺氧征象者,给氧气吸入。
4、 备好扩容药、纠正酸中毒药、血管活性药及强心药物。按医嘱给药,保证输液通畅,速度准确。年老体弱及心肾功能不全者,输液速度应适当放慢。
六、少尿期护理
1、24小时尿量不足500ml者为少尿,不足50ml者为无尿。严格限制进水量。准确记录出入量,作为次日入量的依据。输液速度要缓慢,当日的液体总入量应在24小时内均匀供给。
2、限制摄入含蛋白质和钾盐丰富的食物,热量主要经补充葡萄糖供给。
3、加强口腔护理,去除口内氨味,防止口腔炎和口腔溃疡的发生。
4、配合医师做好利尿或导泄的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反应。注意有无抽搐、出血、高血容量综合症、肺水肿及急性心力衰竭等。
5、及时采集尿液及血液标本,了解肾功能、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6、严重肾功能衰竭者,做好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准备。
七、多尿期护理
1、多尿初期需继续观察有无出血、感染及电解质紊乱现象。至多尿后期可根据体力及饮食情况,逐渐下床活动。
2、 据尿量逐渐增加液体入量,同时增加蛋白质及钾盐含量高的饮食。液体和钾盐以口服补充为宜,必要时静脉供给。
八、恢复期仍以休息为主,逐渐增加活动量。给予高热、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至症状消失,血、尿常规及血液生化检查均正常时允许出院。
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昏迷病人执行昏迷病人护理常规。
二、按虫媒传染病隔离,病室应有防蚊设备和灭蚊措施。隔离期限至病人的体温正常为止。
三、病室应安静、阴凉、通风,利用各种方法降低室温,要求室温控制在28℃以下。
四、发热期间宜给清淡而富于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供给足量水分,昏迷及吞咽障碍者可行鼻饲。恢复期应逐渐增加营养成分的摄入。
五、重症病人设专人护理,备齐抢救药品、氧气、吸痰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包,以备急需。
六、严密观察病情,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注意有无惊厥先兆,如双目凝视、肢体发紫、口角抽动的,并及时通知医师。
七、每日做口腔护理2-3次,保持口腔清洁。口唇粘膜干燥者,应涂石蜡油保护。已有口腔炎者,于清洗洁净后,用1-2%龙胆紫或冰硼散、青黛散涂擦。昏迷者每日用生理盐水洗眼2次。眼睑不能闭合时,于清洗后涂以抗生素眼膏,并遮盖湿纱布,预防角膜溃疡。
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5%樟脑酒精按摩受压部位,经常翻身,以防褥疮和坠积性肺炎。尿潴留者,可行膀胱部位按摩加压排尿。
九、高热者每2小时测体温1次。凡体温超过39℃者,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包括冷敷、温水或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针刺、用退热剂及亚冬眠疗法等。
十、惊厥者及时加用床挡。将缠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置于病人牙列之间,防止舌咬伤。注意给氧和吸痰。必要时拔除鼻饲管。给予止惊药物,常用者如安定、水合氯醛或阿米妥钠等。亦可采用针刺止惊或亚冬眠疗法。颅内压增高者按医嘱给脱水剂。
十一、呼吸衰竭的护理
1、严密观察呼吸衰竭表现,如呼吸频率、节律、抽泣样呼吸、双吸气及呼吸暂停等,及时通知医师,给予氧气吸入。因频繁惊厥或脑水肿引起的呼吸衰竭,应分别给予止惊剂或脱水剂。
2、 病人头部偏向一侧或取侧卧位,必要时抬高床***体位引流。防止舌根后坠,随时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加用祛痰剂。有呼吸道感染者,及时应用抗菌药物。
3、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者,立即行人工呼吸,并给呼吸兴奋剂。协助医师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后,执行气管切开护理。
十二、恢复期应加强功能锻炼,运用针灸、按摩、推拿、理疗,并结合药物治疗,促进病人逐步恢复吞咽、语言及肢体等功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隔离期限一般为症状消失后3日,但不少于发病后7日。
三、卧床休息,病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新鲜流通,避免强光刺激。
四、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供给充足的水分。不能进食者静脉补液,昏迷者应用鼻饲。
五、急性期病人,特别是入院24小时内,病情有突然恶化的可能,必须做到经常巡视。下列情况提示病情在恶化,应及早发现并通知医师。
1、出现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迅速加深;
2、躁动不安或频繁呕吐
3、面色苍白或灰暗;
4、脉搏过速或过缓,与体温高度不成比例;
5、呼吸深慢或节律异常。
6、肢端发凉或皮肤发花;
7、自发性或于刺激后出现肢体发紫现象
8、淤点、淤斑继续增多、融合;
9、血压升高或降低
10、瞳孔形状改变、忽大忽小或两侧不等。
六、协助医师做腰椎穿刺,并注意观察病人反应。脑脊液标本迅速送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穿刺后让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避免搬动。
七、注意口腔清洁,口唇干裂者涂液体石蜡。如有口唇疱疹,涂以1%龙胆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剪短指甲,防止淤斑被抓破感染。
八、高热时头部冷敷或放置冰袋,亦可用25%安乃近滴鼻或给予退热剂。呕吐时宜取头低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呕吐后及时清洁口腔。
九、头痛、烦躁、或惊厥者,加床档以防坠床,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或脱水剂。有尿潴留者采用腹部膀胱区按摩加压排尿,必要时导尿。
十、暴发型病人应由专人护理,严格观察病情,积极配合抢救,作好详细记录。病人取平卧位,氧气吸入。按医嘱可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给予扩容、纠正酸中毒、抗凝及强心等抗休克治疗,或给予镇静、止惊及脱水等降低颅压治疗。分别执行休克或昏迷护理常规。
十一、应用磺胺药者必须给足够水分和适量的碱性药物,每日检查尿液,如有磺胺结晶、血尿或尿少时,及时通知医师。应用青霉素者应注意过敏反应,应有氯霉素者需密切观察血象的变化。
疟疾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按虫媒传染病隔离,病室需有完善的防蚊设施,并彻底灭蚊。待体温正常、血片检查已无疟原虫时解除隔离。
三、发作期卧床休息,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发作控制后宜给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
四、对重症间日疟或恶性疟病人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面色及尿色等。如出血过高热、头痛剧烈、呕吐频繁、烦躁、谵妄、抽搐等凶险发作征兆,迅速通知医师,尽快准备好抢救用物及用物及药品,详细作好记录。
五、寒战发冷期劝病人频服热饮料,并加盖棉被、放热水袋保温,必要时通知实验室涂片查疟原虫。一旦寒战停止,迅速解除保暖措施,并测量体温。
六、发热期头部置冷敷或冰袋,用温水或温水酒精擦浴。过高热者可给退热剂或用冷水灌肠,伴有躁动或谵妄者给予适量镇静剂。
七、出汗期劝病人多饮水,避免风吹。出汗后行温水擦浴,并更换床单、衣服。出现口唇疱疹者,局部涂1%龙胆紫。
八、熟悉并观察各种抗疟药的毒性反应,并了解其中毒的急救方法。如静脉滴注奎宁或氯喹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心脏传导抑制等严重反应,应严格掌握药物的浓度、速度等。服用伯氨喹啉除有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等副反应外,还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一旦出现黄疸或血红蛋白尿等反应应立即通知医师。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一、执行一般传染病护理常规。
二、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
三、急性期或有并发症者,应卧床休息。饮食以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软食为宜,腮腺肿胀期内避免酸性食物,为防止诱发胰腺炎,饮食不宜过饱少食含淀粉与脂肪多的食物。
四、注意口腔卫生,以防止腮腺管口继发细菌感染。要求病人每次饭后漱口,指导或协助病人使用生理盐水或多贝尔液清洁口腔。
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人,并发睾丸炎或卵巢炎者应注意在生活上给予必要的照顾,并向病人说明一般不影响生育,消除病人顾虑。
六、腮腺肿大者,应指导使用外敷药的方法,注意观察病情,如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等,可能并发脑膜脑炎应及时报告医生,对确诊为脑膜脑炎者,应按脑炎常规进行护理。并发睾丸炎者,可用丁子带托起阴囊,以减轻局部水肿。坠痛、疼痛剧烈时局部予以冷敷或给予解热镇痛药物。
百日咳护理常规
一、执行一般传染病护理常规。
二、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隔离期限为病后40天或出现痉咳后30日,呼吸道分泌物应随时消毒。
三、注意合理安排休息,保证夜间睡眠充足,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病室应安静、温暖,空气新鲜,避免烟尘惊吓等一切不良刺激,减少探视,以防继发感染。
四、饮食以易消化、富营养的糊状饮食为宜,少食多餐,勿过冷或过热,呕吐后应再次进食,小儿喂食不宜过急。
五、保持口腔清洁,每天可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3-4次,食后或呕吐后及时漱口,舌系带溃疡可涂2%龙胆紫,及时拭去鼻、眼部分泌物。眼结膜出血者,以消炎类眼药水滴眼,鼻衄者以无菌棉球填塞。
六、痉咳发作时,可用手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扣病人背部,协助分泌物咳出,必要时可用吸痰器吸出痰液但动作应轻柔,痉咳过程发生呕吐,应注意防止呕吐物呛入气管。
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屏气、发绀,应及时拍背、吸痰、给氧,并进行人工呼吸。
水痘护理常规
一、执行一般传染病护理常规。
二、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或接触隔离,隔离至全部疱疹干燥结痂,被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或疱疹浆液污染的被服和用具等应进行消毒。
三、发热及全身症状重者,应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体弱者应注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
四、注意皮肤、口腔、鼻、眼及外阴清洁卫生,被褥要清洁干燥,衣服宜宽大、柔软,水痘较重者不宜洗澡或擦浴。
五、做好心理护理:儿童自控力差,皮肤搔痒时常用手搔抓,不能耐受时常吵闹,应给予安慰,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说明,为了防止继发感染,不要搔抓,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六、注意观察皮疹发展变化及有无继发感染等,保持双手清洁,修剪指甲,必要时可戴手套或用布包裹双手,防止抓破疱疹。皮疹全部结痂后,可给予温水浴,皮肤搔痒可用抗组织胺药物或外用炉甘石洗剂,疱疹破裂者可涂1%龙胆紫,继发感染者可局部或全身应用抗菌药物。
艾滋病护理常规
一、执行一般传染病护理常规。
二、按体表传染病严密隔离。
1、病人住单间病室。注意无菌操作,严防医院内交叉感染。各种物品单独使用,尽量采用一次性物品,否则所有用过的衣物以双层污物袋包好,贴上醒目标志统一处理。
2、污染物耐高温者行高压消毒,其他可用环氧乙烷、次氯酸钠或戊二醛处理,废弃物要焚化。
3、接触病人时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解除病人的血、尿、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加戴防护镜和双层手套。采集的各种标本均应有醒目标志,加盖并置于透明塑料袋中送检。
4、对不同病人的思想状况,如羞耻、悔恨、愤怒、恐惧、孤寂等,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说服病人的亲友,解除恐惧,避免歧视,为病人提供与家庭和社会的必要联系。鼓励病人读报、听广播等,使病人能面对现实,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病室内注意安全措施,严防自杀行为。
三、无明显胃肠道症状者,加强营养,给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腹泻者宜给少渣饮食,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或静脉补液。营养不良者可静脉给营养剂和脂肪制剂。
四、密切观察皮肤弹性、湿度以及呼吸、血压、末梢循环状况,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液体摄入量一般为2000-2500ml,并根据血生化和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输液内容。
五、患卡氏肺囊虫肺炎等呼吸道感染者,取半卧位,给氧,鼓励深呼吸。输液量宜少,速度宜慢,避免发生心衰和肺水肿。
六、每日用3%碳酸氢钠及朵贝尔液交替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念珠菌等感染。对长期卧床和极度消瘦者应多翻身、勤按摩,以免发生褥疮。高热者宜用物理或药物降温,持续发热、身体虚弱及明显贫血病人可给予输血。
七、治疗期间感染常用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及抗原虫等药物;治疗恶性肿瘤常用化疗或放疗;针对HIV常用叠氮胸苷(AZT)、双脱氧胞苷(ddC)、双脱氧肌苷(ddI)等。熟悉各类药物的特点,及时采集有关标本检查,观察记录药物反应和化疗、放疗的副作用,病酌情予以对症处理。
人工肝治疗护理常规
一、人工肝治疗前护理常规
1、了解病史,评估病人的肝、肾功能和心理状态。
2、了解定向力和行为有无异常
3、评估病人有无过敏史,尤其是对血浆有无过敏史。
4、评估全身情况和血管情况,决定治疗方案
5、术前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其他生命体征并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血压偏低、心率较快、体温高者暂不行人工肝治疗。
6、 病人不同的心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
7、 清淡半流质饮食,手术当日少饮开水,进高质量早餐。
8、指导病人床上锻炼大、小便。
9、人工肝室护士术前严格核对病人姓名、血型以及病人病情无异常时方可做术前准备
二、人工肝术中护理常规
1、人工肝室准备好后通知病房,护士携带病历送病人至人工肝室,与人工肝室交接病人。
2、监测心率、血压开始5分钟1次,半小时后可改为30分钟一次。
3、与病人交谈,询问有无不适。嘱病人勿随意变换体位。
4、监测病人有无畏寒、寒战、皮肤搔痒等过敏反应,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观察动脉压、静脉压和跨膜压并记录。
5、各种不良反应进行对症处理。
6、交代病人插管处的注意点。
三、人工肝术后护理常规
1、留置导管者以肝素封管,用百多帮软膏涂抹插管周围预防感染。
2、与病房医护人员床头交接病人,严密观察动静脉穿刺、插管处有无渗血,以及末梢循环情况。
3、通知一级护理。
4、立即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
5、监测血液生化。
6、观察肢体末梢循环。
7、局部有渗血时,需更换敷料,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8、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9、监测病人血液生化指标。
10、观察病人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
11、合理饮食,避免过量饮食。急重期无肝昏迷者以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为主,低脂低蛋白饮食,对腹水、脑水肿患者予以低盐饮食,肝性脑病患者给予无蛋白饮食。
12、静脉插管者避免大小便污染创口。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
13、活动要谨慎,防止导管脱出。
麻疹护理常规
1、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日,并发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日。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及探视制度。
2、 良好的休息环境:患者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病室环境安静,光线不宜过强,空气新鲜湿润,每日通风3-4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注意保暖,避免凉风直吹患者。常用温热水擦浴,及时更衣,保持皮肤清洁。
3、饮食:提供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要多饮水,以利于体内毒素排出,增加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降温和出疹。
4、发热的护理:出疹前期和出疹期体温升高,一般不予降温,否则可因体温下降,而使出疹困难,对烦躁不安或有高热抽搐史的婴幼儿,可给与异丙嗪等镇静药。体温超过40度,酌情应用小剂量退热药使高热稍降,以防止抽搐。
5、口、鼻、眼的护理:口腔用淡盐水漱口、清洗,口腔黏膜表面有真菌感染的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麻疹患者鼻腔分泌物多,应及时清除,以免分泌物积存,形成鼻痂堵塞鼻腔,切忌用指甲强行抠出鼻痂,以免损伤粘膜造成感染或出血,眼睛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温开水清洗。角膜炎、角膜溃疡及结膜炎较重者,用于清洁后交替涂抗生素药液、药膏,每日4-6次。
6、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皮疹的变化。并发喉炎、肺炎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搬动,保持安静。
查看全部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所有内科病人原则上都应卧床休息。
二、入院后当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次日后体温正常者每日测量两次。发热病人每4小时测试一次。如体温在38.5℃以下者,11pm和3am酌情免试,体温正常后连测3次,再改常规测试。体温有突然升高者应复查核对,需密切观察体温者随时测量并记录。新病人测量血压及体重,常规每周测量一次并记录,其他按医嘱执行。
三、护理按病情分特别护理和一、二、三级护理
1.特别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要随时进行抢救的病人。派专人昼夜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备齐抢救用品,随时准备抢救,及时准确地填写特别护理单。
2.二级护理:适用于病危、病重及极度虚弱的病人,如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高热、昏迷、抽搐的病人,心力衰竭、严重呼吸困难、肝肾功能衰竭者等,病人的一切活动需护士协助。护士每15分钟至半小时巡视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二级护理:适用于病危、病重期已渡过,症状减轻,病情好转但仍需卧床休息者,如慢性病及年老体弱的病人,在床上可以自理但不能下床活动的病人。护士每1-3小时巡视一次,了解疾病、思想及饮食情况,递送大小便器。
4.三级护理:适用于轻症等待检查的病人,恢复期和慢性病好转期已可下床活动且生活能自理的病人。护士每日巡视1-2次,观察病情。轻病人可适当到室外散步。
四、病人入院后,于次晨留取各种标本;急需的标本立即留取送化验室检查。
五、每日下午记录大便一次,有次数增多者通知主管医师处理。3天无大便者应通知医师给相应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记录于护理记录中。
六、按医嘱给予饮食并进行饮食指导。病人家属、亲友送来的食物需经办公室护士检查后方可食用。病人之间不得互换食物,以免交叉感染。
七、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个人处理。一般冬季每周沫浴或擦澡一次,夏季每周3次。洗发每两周1次,夏季每周1次。剪指甲每周1次。
八、卧床病人应预防褥疮,并做好口腔护理。
九、病室应保持整齐、清洁、安静、舒适。贯彻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十、定期消毒灭菌,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院内感染。
三、病室环境要求简单,便于消毒。一切设备最好是金属、陶瓷、塑料或木料制成。室内要空气新鲜,保持安静、整洁、阳光充足。
四、尽早地填写传染病卡片,上报防疫部门。
五、向新病人详细介绍有关制度,如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划分,活动范围、消毒隔离制度、探视制度等。
六、病人入院后按不同病种安置病室,并执行不同的隔离方法(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昆虫隔离、严密隔离),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七、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及轻症者可适当活动。谵妄及有精神症状者,加放床挡以防坠床。
八、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每次记录大便次数。如有突然改变或出现惊厥、面色苍白,紫绀、严重呕吐或腹泻、大出血等情况,立即通知医师。
九、按医嘱给饮食,呕吐、腹泻者鼓励多饮水与补充电解质。家属送来的食物经检查后方可食用。
十、高热、昏迷病人,执行高热、昏迷护理常规。对外感风寒、发疹性热病正在出疹时的病人,一般不用冷敷或冷水擦浴,可行针刺治疗。体温过低或四肢发冷用热水袋保暖。
十一、熟悉各种传染病的并发症,密切观察其先兆症状,及时通知医师,做好相应的护理。
十二、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顾虑和急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十三、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十四、做好卫生宣教,按不同病种,向病人讲解预防传染病的卫生知识。
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按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分室收容,重症病人住单人病室。甲型、戊型肝炎执行肠道传染病隔离,隔离期自发病日起不小于30天。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应杜绝血源性传播,并防止病人之间的密切接触。
三、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活动期需严格卧床休息。症状明显改善、肝功恢复正常后可逐渐下床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对病情反复波动的慢性肝炎病人,需加强心理护理。帮助病人解除长期或多次住院产生的焦虑情绪,重症病人预防自杀行为。
四、急性肝炎早期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饮食。进食量少者,可静脉滴注葡萄糖液。病情及食欲好转后,适当增加蛋白饮食,避免过多含糖高的饮食。慢性肝炎可给病人乐于接受的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有浮肿者适当限制水和钠盐。
五、病情重,有肝性脑病、腹水、消化道出血或肾功能障碍者,应严格限制钠盐、蛋白质、粗纤维食物和水分的摄入。恢复期病人,给适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
六、病情观察
1.注意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病人的饮食、恶心、呕吐、腹胀、乏力、黄疸消长、排便情况、发热、浮肿及出血倾向等。
2.重症病人加强巡视,日夜监护,注意观察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肝臭、瞳孔、神志、精神、智能、性格、扑翼样震颤、胃肠症状、大小便、黄疸及腹水等情况。意识不清、谵妄、烦躁者,应有专人护理,加床档或适当约束,防止发生意外。
3.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如皮下淤斑、口腔黏膜渗血、鼻衄及柏油样大便等。遇有消化道大出血,立即通知医师,并稳定病人情绪,记录出血量,观察血压、脉搏变化,消除口腔积血,给氧,建立静脉通道,准备输血和急救药品器材。
4.若病人意识状态急剧恶化,伴有血压升高、肌张力增强、抽搐或瞳孔大小不等征象,提示严重脑水肿或脑疝形成。应迅速通知医师,做好脱水治疗准备。
七、做好口腔护理。
八、保持大便通畅,可口服乳果糖,也可用乳果糖溶液或酸性液体灌肠。腹胀严重时,用肛管排气或松节油腹部热敷。
九、食具、用具、排泄物及血液污染物,均需严格消毒。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
肝硬化的护理常规
一、执行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二、肝功能代偿期不能行重体力劳动;失代偿期应减少活动,睡眠充足;感染或出血时,应卧床休息。
三、给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质、低脂、低盐软食,避免粗糙食物,肝功能明显减退或有肝性脑病先兆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每日20g/日),腹水严重者应严格限制水、钠摄入(钠0.5g/日),水〈500ml/日。
四、静脉或肌肉注射时,注意速度要慢,拔针后按压三分钟,防止皮下出血;门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口服药应研碎服用,行口腔护理等操作应动作轻柔,以免引起出血。
五、注意观察病情:
1.肝性脑病先兆症状,如情绪,性格,行为等的改变
2、出血倾向:如呕血、黑便、皮下出血等。
3、利尿剂使用效果,保持水与电解质平衡,记24小时尿量,每日测量体重并记录。
六、健康教育
1.病程长、症状复杂多变,常有悲观情绪。应经常与病人交谈,指导有关保健知识,教会病人如何自我护理。
2.指导病人合理饮食避免出血,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的规律,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
3.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各种并发症的病因和诱因、预防、治疗知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出院时指导病人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有节制,防止便秘及增加腹压,避免对肝脏有害的药物。
附:置双气囊三腔管护理常规
一、病情观察:
1.插管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心悸、呼吸的改变协助医师迅速找出原因,及时处理。(食道气囊注气80-100毫升,压力50-60mmHg;胃气囊注气150-300毫升,压力30-40mmHg)。
2.置管后,定时从胃管中抽吸胃液,查看有无出血并记录。
二、使用前检查三腔管的性能,有无漏气,气囊有无变形,管腔是否通畅变软,若有异常需更换。
三、操作前需向病人说明插管目的及配合方法。
四、用物准备:治疗盘内三腔管一副、纱布、绷带一卷、弯盘、石蜡油、血管钳3把,50毫升空针一副,棉棒。
五、插管24小时需放气,以防粘膜缺血坏死。若需服药,将药液碾碎后胃管内注入,然后注入小许冷开水,以防管腔堵塞。
六、插管后向病人交代保持管道通畅和足够压力的重要性和配合方法。
七、加强口腔护理,每日两次,以防口腔感染或鼻腔破溃。
八、放气前口服石蜡油20毫升,放气后留观24小时,观察有无出血现象。
九、拔管后将三腔管消毒后销毁,观察有无出血并交班。
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护理常规
二、执行肠道传染病隔离。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无蝇。给病人讲解隔离知识,取得合作,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隔日送1次大便培养,连续2次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三、急性期卧床休息,高热时绝对卧床。慢性菌痢适当休息。
四、急性期给高热量易消化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可给适量淡糖盐水或稀释的果汁水,保持尿量每日1000-1500ml。病情好转后改为无渣获小渣半流质,不宜进刺激性食物。慢性菌痢应照顾病人的饮食习惯,注意补充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五、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质及量。按时留取大便标本送常规检查及培养。注意必须采集新鲜标本并及时送检。
六、对症护理: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给予退热剂。腹痛可用热水袋置腹部、针刺或按医嘱给予镇痛药物。保持肛门及其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便后洗净。如有脱肛现象,可用温水坐浴,盖以消毒纱布,轻柔局部,使其还纳。
七、中毒性菌痢病人需设特护。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孔、面色、皮肤、手足颜色及温度等变化,记录出入量。注意呼吸频率、深浅和节律,及时给氧,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出现休克或脑水肿征象者,及时通知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八、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急性期应彻底治愈。
九、出院时对病人进行卫生宣教,不吃F·B或不洁饮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伤寒、副伤寒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护理常规。
二、执行肠道传染病隔离。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无蝇。待临床症状消失后第五天起,间断大便培养2次阴性,或体温正常2周后,可解除隔离。
三、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无并发症者可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四、发热期给易消化、不易产气的高热量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鼓励病人多饮水。热退1周后给少渣半流质饮食或软食,热退2周后逐渐改为普通饮食,恢复期食欲亢进者,需严格控制饮食量,并讲明道理,取得合作。
五、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并发症。
六、对重症及老年病人需做好皮肤护理。
七、发热期每4小时测体温1次,高热者宜给物理降温,一般不用退热剂,以免大量出汗而致虚脱。有精神症状、谵妄或躁动者,加用床档,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八、腹胀时用松节油局部热敷和肛管排气,避免按摩腹部。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嘱病人勿用力排便,可用盐水行低压灌肠,禁用泻药。腹泻时应适当调节饮食,减少脂肪及乳糖类食物,按医嘱给予收敛剂。
九、若出现便血,伴有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细速及血压下降,应迅速通知医师。嘱病人绝对安静,测量并记录血压和大便次数、量、性状,按医嘱留取标本送检。暂禁饮食,立即静脉输液,做好输血准备。
十、若出现右下腹突然剧痛,体温骤降后复升,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脉搏细速等,提示肠穿孔。立即通知医师,停止饮食及一切口服药物,进行胃肠减压,做好手术前准备。
十一、有严重毒血症时,注意心率、心律及脉搏变化,观察有无心肌炎发生。
十二、观察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药物热、药物疹及肝、肾功能障碍等。
十三、出院时做好卫生常识宣传,如不吃生冷不洁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霍乱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执行肠道传染病严密隔离。病人的泻吐物、食具、用具、污染的衣物等均需随时消毒处理,收容霍乱的病区不允许探视和陪伴。待病人临床症状消失后,隔日送大便培养,连续3次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三、绝对卧床休息,重症病人可卧于带排便孔的床,床下对孔处放置便盆,利于病人排便和处理。加强皮肤护理,保持肛门周围清洁。
四、给流质饮食,呕吐剧烈者暂禁食。呕吐停止、腹泻缓解后,可给口服补液或果汁、米汤等饮料。恢复期给半流质或软食。
五、于泄吐期至少每2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密切观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按医嘱及时取血查血清钾、钠、氯、钙、二氧化碳结合率及尿素氮等。
六、观察并记录泻吐物的性状、颜色及量,及时留取标本送检。标本应放在密闭容器内,不得外溢。
七、轻型病人或重型病人病情好转后均可采用口服补液。口服补液的配方为每升水中含葡萄糖20g,氯化钠3.5g, 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用量根据腹泻量而定。
八、重症病人必须迅速静脉补液,输液种类、先后次序及剂量、速度等均应严格按医嘱执行。大剂量快速补液者,需将液体预先加温至37℃。输液过程中应有专人护理,密切观察脉搏、心率、血压及尿量变化,防止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
九、腹痛者可局部热敷、按摩,剧吐者可按医嘱给予阿托品或氯丙嗪等。肌肉痉挛者可行按摩、热敷或针刺。如有腹胀、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或低钾血症现象,及时通知医师处理。恢复期发热者可给予物理降温。
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应严格控制液体摄入,禁食蛋白质。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必要时协助医师进行透析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执行体表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隔离,室内防鼠、防螨灭螨。病人的血液、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用具,需消毒处理。护理人员如皮肤破损,应加以防护或戴手套操作。
三、卧床休息,病情较重者绝对卧床休息,至恢复期可允许病人下床活动。
四、发热期的护理
1.给予营养丰富、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
2.密切观察体温、血压、皮肤粘膜出血现象及尿蛋白等。
3.高热者头部和体表大血管处冷敷或放置冰袋,不易用酒精擦浴,也不易给予退热剂,以免大汗虚脱。
4.液体疗法是本期的主要治疗措施。备好常用平衡盐液、5%小苏打、20%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新鲜血浆及白蛋白等,液体种类、数量、使用的先后次序和速度,都要按医嘱要求准确输入。加强输液护理,严防液体外漏、输液反应和肺水肿等。
5、遇有皮肤、粘膜或腔道出血,及时汇报医师,并进行止血、抗凝等治疗。
五、低血压休克期护理
1、 绝对卧床,取平卧位,切忌搬动,注意保暖。
2、 设专人护理,记特别护理单,每30分钟测1次血压、脉搏及心率,观察并记录尿量。
3、 缺氧征象者,给氧气吸入。
4、 备好扩容药、纠正酸中毒药、血管活性药及强心药物。按医嘱给药,保证输液通畅,速度准确。年老体弱及心肾功能不全者,输液速度应适当放慢。
六、少尿期护理
1、24小时尿量不足500ml者为少尿,不足50ml者为无尿。严格限制进水量。准确记录出入量,作为次日入量的依据。输液速度要缓慢,当日的液体总入量应在24小时内均匀供给。
2、限制摄入含蛋白质和钾盐丰富的食物,热量主要经补充葡萄糖供给。
3、加强口腔护理,去除口内氨味,防止口腔炎和口腔溃疡的发生。
4、配合医师做好利尿或导泄的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反应。注意有无抽搐、出血、高血容量综合症、肺水肿及急性心力衰竭等。
5、及时采集尿液及血液标本,了解肾功能、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6、严重肾功能衰竭者,做好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准备。
七、多尿期护理
1、多尿初期需继续观察有无出血、感染及电解质紊乱现象。至多尿后期可根据体力及饮食情况,逐渐下床活动。
2、 据尿量逐渐增加液体入量,同时增加蛋白质及钾盐含量高的饮食。液体和钾盐以口服补充为宜,必要时静脉供给。
八、恢复期仍以休息为主,逐渐增加活动量。给予高热、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至症状消失,血、尿常规及血液生化检查均正常时允许出院。
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昏迷病人执行昏迷病人护理常规。
二、按虫媒传染病隔离,病室应有防蚊设备和灭蚊措施。隔离期限至病人的体温正常为止。
三、病室应安静、阴凉、通风,利用各种方法降低室温,要求室温控制在28℃以下。
四、发热期间宜给清淡而富于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供给足量水分,昏迷及吞咽障碍者可行鼻饲。恢复期应逐渐增加营养成分的摄入。
五、重症病人设专人护理,备齐抢救药品、氧气、吸痰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包,以备急需。
六、严密观察病情,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注意有无惊厥先兆,如双目凝视、肢体发紫、口角抽动的,并及时通知医师。
七、每日做口腔护理2-3次,保持口腔清洁。口唇粘膜干燥者,应涂石蜡油保护。已有口腔炎者,于清洗洁净后,用1-2%龙胆紫或冰硼散、青黛散涂擦。昏迷者每日用生理盐水洗眼2次。眼睑不能闭合时,于清洗后涂以抗生素眼膏,并遮盖湿纱布,预防角膜溃疡。
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5%樟脑酒精按摩受压部位,经常翻身,以防褥疮和坠积性肺炎。尿潴留者,可行膀胱部位按摩加压排尿。
九、高热者每2小时测体温1次。凡体温超过39℃者,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包括冷敷、温水或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针刺、用退热剂及亚冬眠疗法等。
十、惊厥者及时加用床挡。将缠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置于病人牙列之间,防止舌咬伤。注意给氧和吸痰。必要时拔除鼻饲管。给予止惊药物,常用者如安定、水合氯醛或阿米妥钠等。亦可采用针刺止惊或亚冬眠疗法。颅内压增高者按医嘱给脱水剂。
十一、呼吸衰竭的护理
1、严密观察呼吸衰竭表现,如呼吸频率、节律、抽泣样呼吸、双吸气及呼吸暂停等,及时通知医师,给予氧气吸入。因频繁惊厥或脑水肿引起的呼吸衰竭,应分别给予止惊剂或脱水剂。
2、 病人头部偏向一侧或取侧卧位,必要时抬高床***体位引流。防止舌根后坠,随时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加用祛痰剂。有呼吸道感染者,及时应用抗菌药物。
3、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者,立即行人工呼吸,并给呼吸兴奋剂。协助医师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后,执行气管切开护理。
十二、恢复期应加强功能锻炼,运用针灸、按摩、推拿、理疗,并结合药物治疗,促进病人逐步恢复吞咽、语言及肢体等功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隔离期限一般为症状消失后3日,但不少于发病后7日。
三、卧床休息,病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新鲜流通,避免强光刺激。
四、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供给充足的水分。不能进食者静脉补液,昏迷者应用鼻饲。
五、急性期病人,特别是入院24小时内,病情有突然恶化的可能,必须做到经常巡视。下列情况提示病情在恶化,应及早发现并通知医师。
1、出现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迅速加深;
2、躁动不安或频繁呕吐
3、面色苍白或灰暗;
4、脉搏过速或过缓,与体温高度不成比例;
5、呼吸深慢或节律异常。
6、肢端发凉或皮肤发花;
7、自发性或于刺激后出现肢体发紫现象
8、淤点、淤斑继续增多、融合;
9、血压升高或降低
10、瞳孔形状改变、忽大忽小或两侧不等。
六、协助医师做腰椎穿刺,并注意观察病人反应。脑脊液标本迅速送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穿刺后让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避免搬动。
七、注意口腔清洁,口唇干裂者涂液体石蜡。如有口唇疱疹,涂以1%龙胆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剪短指甲,防止淤斑被抓破感染。
八、高热时头部冷敷或放置冰袋,亦可用25%安乃近滴鼻或给予退热剂。呕吐时宜取头低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呕吐后及时清洁口腔。
九、头痛、烦躁、或惊厥者,加床档以防坠床,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或脱水剂。有尿潴留者采用腹部膀胱区按摩加压排尿,必要时导尿。
十、暴发型病人应由专人护理,严格观察病情,积极配合抢救,作好详细记录。病人取平卧位,氧气吸入。按医嘱可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给予扩容、纠正酸中毒、抗凝及强心等抗休克治疗,或给予镇静、止惊及脱水等降低颅压治疗。分别执行休克或昏迷护理常规。
十一、应用磺胺药者必须给足够水分和适量的碱性药物,每日检查尿液,如有磺胺结晶、血尿或尿少时,及时通知医师。应用青霉素者应注意过敏反应,应有氯霉素者需密切观察血象的变化。
疟疾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按虫媒传染病隔离,病室需有完善的防蚊设施,并彻底灭蚊。待体温正常、血片检查已无疟原虫时解除隔离。
三、发作期卧床休息,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发作控制后宜给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
四、对重症间日疟或恶性疟病人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面色及尿色等。如出血过高热、头痛剧烈、呕吐频繁、烦躁、谵妄、抽搐等凶险发作征兆,迅速通知医师,尽快准备好抢救用物及用物及药品,详细作好记录。
五、寒战发冷期劝病人频服热饮料,并加盖棉被、放热水袋保温,必要时通知实验室涂片查疟原虫。一旦寒战停止,迅速解除保暖措施,并测量体温。
六、发热期头部置冷敷或冰袋,用温水或温水酒精擦浴。过高热者可给退热剂或用冷水灌肠,伴有躁动或谵妄者给予适量镇静剂。
七、出汗期劝病人多饮水,避免风吹。出汗后行温水擦浴,并更换床单、衣服。出现口唇疱疹者,局部涂1%龙胆紫。
八、熟悉并观察各种抗疟药的毒性反应,并了解其中毒的急救方法。如静脉滴注奎宁或氯喹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心脏传导抑制等严重反应,应严格掌握药物的浓度、速度等。服用伯氨喹啉除有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等副反应外,还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一旦出现黄疸或血红蛋白尿等反应应立即通知医师。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一、执行一般传染病护理常规。
二、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
三、急性期或有并发症者,应卧床休息。饮食以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软食为宜,腮腺肿胀期内避免酸性食物,为防止诱发胰腺炎,饮食不宜过饱少食含淀粉与脂肪多的食物。
四、注意口腔卫生,以防止腮腺管口继发细菌感染。要求病人每次饭后漱口,指导或协助病人使用生理盐水或多贝尔液清洁口腔。
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人,并发睾丸炎或卵巢炎者应注意在生活上给予必要的照顾,并向病人说明一般不影响生育,消除病人顾虑。
六、腮腺肿大者,应指导使用外敷药的方法,注意观察病情,如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等,可能并发脑膜脑炎应及时报告医生,对确诊为脑膜脑炎者,应按脑炎常规进行护理。并发睾丸炎者,可用丁子带托起阴囊,以减轻局部水肿。坠痛、疼痛剧烈时局部予以冷敷或给予解热镇痛药物。
百日咳护理常规
一、执行一般传染病护理常规。
二、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隔离期限为病后40天或出现痉咳后30日,呼吸道分泌物应随时消毒。
三、注意合理安排休息,保证夜间睡眠充足,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病室应安静、温暖,空气新鲜,避免烟尘惊吓等一切不良刺激,减少探视,以防继发感染。
四、饮食以易消化、富营养的糊状饮食为宜,少食多餐,勿过冷或过热,呕吐后应再次进食,小儿喂食不宜过急。
五、保持口腔清洁,每天可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3-4次,食后或呕吐后及时漱口,舌系带溃疡可涂2%龙胆紫,及时拭去鼻、眼部分泌物。眼结膜出血者,以消炎类眼药水滴眼,鼻衄者以无菌棉球填塞。
六、痉咳发作时,可用手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扣病人背部,协助分泌物咳出,必要时可用吸痰器吸出痰液但动作应轻柔,痉咳过程发生呕吐,应注意防止呕吐物呛入气管。
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屏气、发绀,应及时拍背、吸痰、给氧,并进行人工呼吸。
水痘护理常规
一、执行一般传染病护理常规。
二、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或接触隔离,隔离至全部疱疹干燥结痂,被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或疱疹浆液污染的被服和用具等应进行消毒。
三、发热及全身症状重者,应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体弱者应注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
四、注意皮肤、口腔、鼻、眼及外阴清洁卫生,被褥要清洁干燥,衣服宜宽大、柔软,水痘较重者不宜洗澡或擦浴。
五、做好心理护理:儿童自控力差,皮肤搔痒时常用手搔抓,不能耐受时常吵闹,应给予安慰,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说明,为了防止继发感染,不要搔抓,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六、注意观察皮疹发展变化及有无继发感染等,保持双手清洁,修剪指甲,必要时可戴手套或用布包裹双手,防止抓破疱疹。皮疹全部结痂后,可给予温水浴,皮肤搔痒可用抗组织胺药物或外用炉甘石洗剂,疱疹破裂者可涂1%龙胆紫,继发感染者可局部或全身应用抗菌药物。
艾滋病护理常规
一、执行一般传染病护理常规。
二、按体表传染病严密隔离。
1、病人住单间病室。注意无菌操作,严防医院内交叉感染。各种物品单独使用,尽量采用一次性物品,否则所有用过的衣物以双层污物袋包好,贴上醒目标志统一处理。
2、污染物耐高温者行高压消毒,其他可用环氧乙烷、次氯酸钠或戊二醛处理,废弃物要焚化。
3、接触病人时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解除病人的血、尿、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加戴防护镜和双层手套。采集的各种标本均应有醒目标志,加盖并置于透明塑料袋中送检。
4、对不同病人的思想状况,如羞耻、悔恨、愤怒、恐惧、孤寂等,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说服病人的亲友,解除恐惧,避免歧视,为病人提供与家庭和社会的必要联系。鼓励病人读报、听广播等,使病人能面对现实,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病室内注意安全措施,严防自杀行为。
三、无明显胃肠道症状者,加强营养,给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腹泻者宜给少渣饮食,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或静脉补液。营养不良者可静脉给营养剂和脂肪制剂。
四、密切观察皮肤弹性、湿度以及呼吸、血压、末梢循环状况,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液体摄入量一般为2000-2500ml,并根据血生化和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输液内容。
五、患卡氏肺囊虫肺炎等呼吸道感染者,取半卧位,给氧,鼓励深呼吸。输液量宜少,速度宜慢,避免发生心衰和肺水肿。
六、每日用3%碳酸氢钠及朵贝尔液交替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念珠菌等感染。对长期卧床和极度消瘦者应多翻身、勤按摩,以免发生褥疮。高热者宜用物理或药物降温,持续发热、身体虚弱及明显贫血病人可给予输血。
七、治疗期间感染常用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及抗原虫等药物;治疗恶性肿瘤常用化疗或放疗;针对HIV常用叠氮胸苷(AZT)、双脱氧胞苷(ddC)、双脱氧肌苷(ddI)等。熟悉各类药物的特点,及时采集有关标本检查,观察记录药物反应和化疗、放疗的副作用,病酌情予以对症处理。
人工肝治疗护理常规
一、人工肝治疗前护理常规
1、了解病史,评估病人的肝、肾功能和心理状态。
2、了解定向力和行为有无异常
3、评估病人有无过敏史,尤其是对血浆有无过敏史。
4、评估全身情况和血管情况,决定治疗方案
5、术前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其他生命体征并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血压偏低、心率较快、体温高者暂不行人工肝治疗。
6、 病人不同的心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
7、 清淡半流质饮食,手术当日少饮开水,进高质量早餐。
8、指导病人床上锻炼大、小便。
9、人工肝室护士术前严格核对病人姓名、血型以及病人病情无异常时方可做术前准备
二、人工肝术中护理常规
1、人工肝室准备好后通知病房,护士携带病历送病人至人工肝室,与人工肝室交接病人。
2、监测心率、血压开始5分钟1次,半小时后可改为30分钟一次。
3、与病人交谈,询问有无不适。嘱病人勿随意变换体位。
4、监测病人有无畏寒、寒战、皮肤搔痒等过敏反应,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观察动脉压、静脉压和跨膜压并记录。
5、各种不良反应进行对症处理。
6、交代病人插管处的注意点。
三、人工肝术后护理常规
1、留置导管者以肝素封管,用百多帮软膏涂抹插管周围预防感染。
2、与病房医护人员床头交接病人,严密观察动静脉穿刺、插管处有无渗血,以及末梢循环情况。
3、通知一级护理。
4、立即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
5、监测血液生化。
6、观察肢体末梢循环。
7、局部有渗血时,需更换敷料,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8、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9、监测病人血液生化指标。
10、观察病人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
11、合理饮食,避免过量饮食。急重期无肝昏迷者以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为主,低脂低蛋白饮食,对腹水、脑水肿患者予以低盐饮食,肝性脑病患者给予无蛋白饮食。
12、静脉插管者避免大小便污染创口。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
13、活动要谨慎,防止导管脱出。
麻疹护理常规
1、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日,并发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日。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及探视制度。
2、 良好的休息环境:患者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病室环境安静,光线不宜过强,空气新鲜湿润,每日通风3-4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注意保暖,避免凉风直吹患者。常用温热水擦浴,及时更衣,保持皮肤清洁。
3、饮食:提供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要多饮水,以利于体内毒素排出,增加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降温和出疹。
4、发热的护理:出疹前期和出疹期体温升高,一般不予降温,否则可因体温下降,而使出疹困难,对烦躁不安或有高热抽搐史的婴幼儿,可给与异丙嗪等镇静药。体温超过40度,酌情应用小剂量退热药使高热稍降,以防止抽搐。
5、口、鼻、眼的护理:口腔用淡盐水漱口、清洗,口腔黏膜表面有真菌感染的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麻疹患者鼻腔分泌物多,应及时清除,以免分泌物积存,形成鼻痂堵塞鼻腔,切忌用指甲强行抠出鼻痂,以免损伤粘膜造成感染或出血,眼睛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温开水清洗。角膜炎、角膜溃疡及结膜炎较重者,用于清洁后交替涂抗生素药液、药膏,每日4-6次。
6、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皮疹的变化。并发喉炎、肺炎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搬动,保持安静。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
默认分类 • dearh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21 次浏览 • 2017-01-09 10:58
国卫办监督函〔2016〕13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疾控中心、监督中心:
根据《卫生计生重要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工作规划(2014-2017年)》安排,我委定于2017年2-7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主要内容
(一)《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1.《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公布实施以来地方立法和建章立制情况。
2.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依法履职情况。主要包括组织领导与协调保障、健康教育、传染病预防控制及相关制度的落实、医疗救治、监督执法等方面。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进一步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的意见和建议。
(二)《艾滋病防治条例》。
1.《艾滋病防治条例》公布施行以来地方立法和建章立制情况。
2.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依法履职情况。主要包括组织领导与协调保障、宣传教育、预防控制措施和“四免一关怀”政策的落实、医疗服务和监督执法等方面。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进一步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的意见和建议。
(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公布施行以来地方立法和建章立制情况。
2.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等单位依法履职情况。主要包括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实验室感染控制和监督执法等情况。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进一步落实《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意见和建议。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布施行以来地方立法和建章立制情况。
2.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履职情况。主要包括协调与保障、相关配套文件制定、宣传教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应急体系的建立及应急处理工作的开展等情况。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进一步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意见和建议。
二、对象及范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涵盖省、地市、县三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相关单位,具体监督检查内容见附件1-5。
三、工作部署及要求
(一)部署阶段(2月)。各地要制订本辖区开展相关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具体实施方案,由综合监督部门牵头,相关部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二)自查整改阶段(3-6月)。各地要按照监督检查内容进行自查,逐级上报自查报告和监督检查情况汇总表。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对辖区工作开展抽查,可采用双随机方式。各地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向同级政府报告本次监督检查结果,并通报相关部门。
(三)总结上报阶段(7月)。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于2017年7月31日前将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和汇总表(见附件1-5)报送至我委监督局。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工作总体情况、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和完善法律法规的意见建议。
我委将适时对部分省份工作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联 系 人:赵增
电 话:010-68792623
传 真:010-68791914
电子邮箱:zhaozeng@nhfpc.gov.cn
附件:1.《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基本情况汇总表
2.《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汇总表
3.《艾滋病防治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汇总表
4.《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汇总表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汇总表
& nbsp;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 nbsp; 2016年12月9日 查看全部
国卫办监督函〔2016〕13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疾控中心、监督中心:
根据《卫生计生重要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工作规划(2014-2017年)》安排,我委定于2017年2-7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主要内容
(一)《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1.《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公布实施以来地方立法和建章立制情况。
2.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依法履职情况。主要包括组织领导与协调保障、健康教育、传染病预防控制及相关制度的落实、医疗救治、监督执法等方面。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进一步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的意见和建议。
(二)《艾滋病防治条例》。
1.《艾滋病防治条例》公布施行以来地方立法和建章立制情况。
2.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依法履职情况。主要包括组织领导与协调保障、宣传教育、预防控制措施和“四免一关怀”政策的落实、医疗服务和监督执法等方面。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进一步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的意见和建议。
(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公布施行以来地方立法和建章立制情况。
2.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等单位依法履职情况。主要包括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实验室感染控制和监督执法等情况。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进一步落实《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意见和建议。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布施行以来地方立法和建章立制情况。
2.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履职情况。主要包括协调与保障、相关配套文件制定、宣传教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应急体系的建立及应急处理工作的开展等情况。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进一步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意见和建议。
二、对象及范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涵盖省、地市、县三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相关单位,具体监督检查内容见附件1-5。
三、工作部署及要求
(一)部署阶段(2月)。各地要制订本辖区开展相关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具体实施方案,由综合监督部门牵头,相关部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二)自查整改阶段(3-6月)。各地要按照监督检查内容进行自查,逐级上报自查报告和监督检查情况汇总表。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对辖区工作开展抽查,可采用双随机方式。各地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向同级政府报告本次监督检查结果,并通报相关部门。
(三)总结上报阶段(7月)。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于2017年7月31日前将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和汇总表(见附件1-5)报送至我委监督局。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工作总体情况、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和完善法律法规的意见建议。
我委将适时对部分省份工作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联 系 人:赵增
电 话:010-68792623
传 真:010-68791914
电子邮箱:zhaozeng@nhfpc.gov.cn
附件:1.《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基本情况汇总表
2.《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汇总表
3.《艾滋病防治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汇总表
4.《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汇总表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汇总表
& nbsp;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 nbsp; 2016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