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搞定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

源:丁香园
                       
作者:吕国良
多重耐药(MDR)的肠杆科细菌(下文中简称肠杆菌)对全球健康的威胁与日俱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碳青霉烯酶是菌株耐药的常见原因。来自意大利的 Matteo Bassetti 等学者系统论述了当下 MDR 肠杆菌的研究现状,在缺乏有效数据的不利背景下,从经验治疗和目标治疗角度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专业、规范的指导意见,文章发表在 2016 年的 Curr Opin Infect Dis 杂志上。经验治疗对于 MDR 肠杆菌诱发的重症感染,如果经验治疗不当,会导致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此外,为避免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建议临床医师在经验治疗前,根据本地流行病学情况,对 MDR 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表 1)。
目标治疗1. 产 ESBL 肠杆菌的目标治疗为减少 CRE 的产生,建议启动无碳青霉烯的治疗方案。对于产 ESBL 肠杆菌诱发的血流感染,特别是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 MIC ≤ 16/4ug/ml 时,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BLBLIs)是替代碳青霉烯的最佳选择。
2.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的目标治疗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碳青霉烯耐药菌株不断扩散。产 KPC 酶是肠杆菌对碳青酶烯耐药的主要机制。目前对于 CRE 的研究和治疗经验也主要聚焦于产 KPC 的肺炎克雷伯杆菌(KPC-Kp)。对于 KPC-Kp 感染,当美罗培南 MIC ≤ 8~16 mg/L 时,可通过优化碳青霉烯的 PK/PD 效应及联合治疗方案获得较好的疗效;而美罗培南 MIC>16 mg/L,建议根据药敏结果,选用不含碳青霉烯的联合治疗方案;多粘菌素耐药或碳青霉烯 MIC 高值(美罗培南 MIC>8-16 μg/mL)时,双碳青霉烯方案也是可考虑的选择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面对多重耐药菌的严峻威胁,抗菌药物的研发脚步也从未停歇。目前,头孢他啶 / 阿维巴坦、头孢洛扎 / 他唑巴坦已被 FDA 批准,且对难治性革兰氏阴性病原体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此外,头孢洛林 / 阿维巴坦,亚胺培南 / relebactam,美罗培南 / RPX7009 等新药也陆续完成了一期临床试验。尽管如此,在治疗 MDR 肠杆菌感染时,临床医师仍然显得捉襟见肘。因此,目前首要的措施仍是合理优化现有的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抗菌效果。此外,对于预防耐药菌的传播,采取有效的感控手段如:标准的手卫生操作、出台相关抗菌药物管理政策,教育培训,环境物表消毒等也至关重要。
具体表格参见丁香园http://infect.dxy.cn/article/512319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