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摘自《美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2014最新版)》 监测SSI的方法

直接法:术后24-48小时开始由医生、注册护士或感染控制与预防(IPC)专家每天对手术创口进行监察,是SSI监测方法中最准确一种方法。虽然直接法可作为相关研究的金标准,但是临床实践中因可行性受限而很少使用。

间接法:回顾微生物学报告和患者病历、外科医生和/或患者调查、筛查再入院和/或二次手术情况、利用其它信息如诊断编码、操作编码、手术报告或抗生素使用记录。该间接法优点在于耗时少并且可由IPC人员通过巡查开展。

间接法相较于直接法金标准,其结果既可靠(灵敏度84-89%)又具体(特异性99.8%)。间接法所包含的内容中敏感性最高的几项指标包括:回顾护理记录、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编码系统以及抗生素使用情况。但SSI间接监测法在监测浅表切口感染方面结果并不十分可靠,尤其是对于那些出院后的患者而言。

可利用医院的自动数据系统扩大SSI的监视范围,该系统数据库包括医嘱数据、抗生素使用持续时间、再入院情况以及二次手术,并且可将微生物培养结果数据、手术操作数据以及患者基本信息情况导入一个独立的监测数据库。这些方法可改善间接法监测SSI发生率、减少感染预防人员所花费的人力。

另外,其中医疗保险索赔数据可以用来增强传统SSI监测法的监测力度,用来发现医院所发生的异常高或较低的SSI发生率;使用行政管理数据可以提高SSI报告和验证的效率。

我的理解是:

直接法:也就是我们目前所采取的前瞻性监测方法,间接法就是回顾性监测方法。而指南指出“ 直接法 是SSI监测方法中最准确一种方法。虽然直接法可作为相关研究的金标准,但是临床实践中因可行性受限而很少使用间接法相较于直接法金标准,其结果既可靠(灵敏度84-89%)又具体(特异性99.8%)“。这就是说在美国对于手术部位感染监测主要还是回顾性的。对于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不要是一切向美国看,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是对的,但也不要崇拜就好。我院通过近两年的SSI目标监测,个人感觉是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比较能够真实的反应SSI,因直接法监测中对于出院病人或是二次入院病人大多数情况下是遗漏掉了,不能真正反应手术部感染率。欢迎拍砖!

已邀请:

hehua&&

赞同来自: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jcyyhlb&&

赞同来自:

谢谢老师的资料,学习分享了。

尘埃1969

赞同来自:

          谢谢分享,学习

水果蔬菜水果&&

赞同来自:

感谢老师分享,收藏学习了。

清秋玉叶&&

赞同来自:

谢谢老师的资料,学习分享了。

忙里偷闲的果子&&

赞同来自:

在我院两年的SSI监测实践中也有和老师一样的体会,谢谢老师提供的文献、数据。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