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控笔记-高晓东】医院感控信息化发展趋势



医院感控信息化发展趋势
【感控笔记:高晓东】


整理:丁韧
审核:雷小航

507762-3e2752fbb7d127f610e672fc58b1ce44.jpg



随着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不断发展,如何客观的评判医院感染防控水平?用数据说话可能是目前公认的标准。国家卫计委2015发布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新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的亦有四项医院感染关键指标(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在对各项指标的执行过程中仍然面对很多难题。指标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评判才算合格?如何准确的统计?手工统计和信息系统统计有什么差别?有了信息系统的支持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且听高晓东老师给大家客观分析感控信息化建设的利与弊。

现状医院感染监测模式的改变:
  1. 全面综合性监测已无法顺应感控工作的发展。
  2. 监测需要从结果监控转变到过程监控。
  3. 信息系统监控如何实现过程监控?
  4. 监测过程中存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老化等问题
  5. 期待通过监测、利用数据集今后能明确计算出“三管”发生率的平均水平,作为合理评估的手段。



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医院感染监测系统能化腐朽为神奇,实现多种功能


信息系统的优势
  1. 让院感人员集中精力在感染预防过程上。
  2. 感控软件可以解放院感人员50%的时间。
  3. 减少耗在监测、数据输入、调查和报告上的时间和能力。
  4. 监测仅占专职人员1/4的全部工作时间。
  5. 院感人员、临床人员、科室领导、患者均受益。


信息系统主要功能与难点
  1. 改变监测方式,从人工被动监测到主动监测,重点关注高危人群,减少人力浪费。
  2. 预警条件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难平衡。如何从非感染病人中找出感染病人(敏感性),如何再从感染病人中找出非感染病人(特异性)。不能单凭发热、或者微生物培养结果等条件就判断是否为感染。 
  3. 评价指标很难统一。
  4. 预警患者应选择何种方式提醒医生最有效?医嘱的规范性?通过护士来实现较合理
  5. 医嘱的规范性?信息系统如何去提取数据,通过什么关键词去搜索,建议从依从性较好的护理层面规范医嘱,提取数据。
  6. 部分数据的统计很难准确,如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手工VS信息?面临的难题:抗菌药物使用治疗还是预防?抗菌药物治疗前用药?调整用药是否要重新送检?哪些算微生物标本?是否要有针对性的培养……
  7. 信息系统很难统一,但是各种指标的定义、数据格式可以统一。《医院感染监测数据集》将是很好的参照标准。
  8. 经验分享:上海医院感染监测报告系统,包括了所有的监测项目,固定模板,规定格式,运行多年来,取得较为统一、准确的数据结果。

总结医院感染信息系统的优点
  1. 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2. 早期发现医院感染集聚性发生,防止医院感染暴发。
  3. 加强过程管理倒逼医嘱规范化与感控措施的落实。
  4. 便于数据统一分析:一键式统计。
  5. 大数据可以提供考核评价体系。


医院感染信息系统的缺点
  1. 对分母的获得缺乏判断,部分数据统计不准确。Garbage in,Garbage out(无效数据的存在)。
  2. 减少了与临床一线人员沟通交流。
  3. 容易导致重结果,轻过程。



感悟信息化是助力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手段,感控人员应合理利用,从繁复、低效的数据录入、统计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地时间深入临床,注重过程监控,再辅以信息监控数据的支持,真正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图文编辑:朱迪
审稿:孙庆芬 赵静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