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血液透析室丙肝病毒传播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肝病毒(英文缩写H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肝病毒(英文缩写H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虽然多数血站已经进行HCV抗体检测,但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
       那么如何防止丙肝病毒在血透室的传播已然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



如何防止血液透析室丙肝病毒传播:

506653-b748643dec08066a3c5d583f01f82921.jpg


       首先,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诊疗,加强人员培训,健全并改进院内相关规章制度。血透室医护人员对血透患者HCV感染的现状及危害性的认识程度是防治HCV传播的首要前提,其实,医护人员是否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也是关键因素,不少暴发案例表明,HCV感染的发生是由于医护人员不按标准规范执行所造成的。因此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掌握相关的防控知识非常重要。另外对消毒隔离、血透操作程序、透析器、管路及穿刺针复用等相关制度也应该按照国家新发布的相关标准进行修订。

      其次,加强对患者的宣教,指导患者改善自身状况:一般情况下,患者缺乏对丙肝的传染途径、疾病过程、治疗及预后等知识的了解,一旦得知自己感染HCV,往往产生恐惧、忧虑等消极心理,有时甚至会迁怒医护人员从而产生抵触情绪。为此,医护人员应向病人做关于HCV的相关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医护人员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血透病人一般情况较差,免疫力也较为低下,且透析期间须控制水分,所以往往食欲低下,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因此,作为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补充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在目前无丙肝疫苗的情况下,这些措施在预防HCV发生上也是比较有效的。



      最后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血透患者HCV感染的传播途径可能有血源性传染、透析器复用交叉感染以及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当等。有研究表明,患者透析时间越长,输血量越多,HCV 抗体检出率越高;透析时采取隔离措施,减少输血量,可有效的减低 HCV 感染。因此,血透者应定期进行HCV Ag/Ab和HCV RNA检测,对HCV阳性患者采取必须的隔离措施,使用HCV患者专用透析机。
     透析室应严格消毒,患者之间避免密切接触。HCV(+)患者应采取分开在不同透析区域、不同的透析机进行血透。护理人员在进行建立体外循环、反复血管穿刺、冲洗使用透析器及管道等操作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隔离措施,可有效的预防丙肝在血透室的传播。
      随着血液透析在各级医疗机构中的普遍开展,由血液透析引起HCV的传播已成为临床颇为棘手的严重并发症或医院感染爆发,不仅给患者带来伤害而且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应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血透室HCV的传播。




供  稿:刘丽妍  吉林柳河医院
编  辑:曹柏铖  李晓晨
审  稿:孙丽萍  杨云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