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解读-李六亿】病区医院 感染管理规范要点


【规范解读-李六亿】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点
 整理:张静(淮北市人民医院)

审稿:张林(安庆市立医院)
      病区是构成医院的基本单位,是收治患者的基本单元,是实施诊疗工作的主要场所,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础,是重点部门(如ICU、烧伤病房等)防控医院感染的基础,到底有哪些要求?普通病区应开展哪些监测?如何监测?这些在新颁布的WS/T510-2016《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有了明确的规定,规范的主要起草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李六亿教授给大家做了详细解读。
008.jpg



名词术语
1、病区 由一个护士站统一管理的多个病室(房)组成的住院临床医疗区域,与住院部公用区域或公用通道 由门分隔。一般包括病室(房)、护士站、医生办公室、医务人员值班室、治疗室、污物间等。

2、治疗准备室

功能:医务人员为患者实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配制药液、存放无菌物品、清洁物品、药品。
设施配置:操作台、物(药)品柜、冰箱、治疗车、抢救车、锐器盒、医疗废物桶、非医疗废物桶、手卫生设施。如果配制化疗药物应配置生物安全柜;没有与室外直接通风条件的应配置紫外线灯等消毒设备。
特定要求:仅允许本岗位医务人员佩戴口罩进入,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应符合要求。
3、治疗室:

功能:为患者实施治疗操作,如关节腔内注射、鞘内注射、骨穿、腰穿、胸穿、换药等存放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如消毒后药杯及管路)等。
设施配置:操作台、治疗床、物品柜、治疗车、锐器盒、医疗废物桶、非医疗废物桶、手卫生设施。没有与室外直接通风条件的应配置紫外线灯等消毒设施。
特定要求:门诊清洁性和污染性治疗应分室进行,分别设置I类(清洁性)和II类(污染性)治疗室;I类进行清洁性治疗,如腰穿、骨穿、胸穿、关节腔内注射、鞘内注射、导尿、清洁换药等;II类进行感染性治疗,如感染性伤口换药等;病区可将I类和II类治疗室设置为同一室,清洁性治疗优先,与感染性治疗分时段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符合要求。
WS/T527-2016《医疗机构内通用医疗服务场所的命名》
     
管理要求包括对组织、人员和培训的要求
1、组织管理Ø 强调病区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全面负责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Ø 强调病区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Ø 强调感染防控为本职工作,并接受监督、检查与指导;
Ø 制定制度并落实:制度是用来执行的,不是看的
制定原则:根据病房的特点制定制度,体现本病房特色;内容应具体、明确,本病房所有工作人员对照本制度便可知晓如何操作。制定过程中,需组织本病房人员,包括科主任在内进行讨论。
2、人员要求

Ø 强调应接受院感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Ø 强调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职责,包括应在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落实具体措施,应遵循手卫生、隔离、消毒灭菌工作的要求;应掌握并遵循医院及本病区医院感染相关制度及流程;应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及其相关工作,包括监测、报告、预防与控制(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无菌操作)。
3、教育与培训

Ø 强调不仅对医务人员而且还要包括对保洁员、患者、陪护和进入医疗机构的其他人员的进行培训
Ø 应定期组织本病区医务人员和保洁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并考核掌握及执行情况。
应对患者、陪护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如手卫生、隔离等的宣传及培训。




009.jpg


4、布局与设施

Ø 各功能区域内的房间应布局合理,洁污分区明确。配备手卫生设施。
Ø 多人房间的床间距应大于0.8米, 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3床;双排不应超过6床。

‍5、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Ø 强调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因素的监测包括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和消毒相关监测,同时强调要及时总结、分析。
Ø 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疑似暴发,并配合调查,认真落实感染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标准预防

Ø 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进行卫生手消毒。必要时佩戴防护用品。 
Ø 操作过程中,保证光线充足。
Ø 使用后针头不应回套针帽,确需回帽应单手操作或使用器械辅助;不应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Ø 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等)的患者、探视者、医务人员等应采取呼吸道卫生(咳嗽礼 仪)相关感染控制措施。
2、手卫生

Ø 应配备手卫生设施,位置应方便医务人员、患者和陪护人员使用;应有醒目、正确的手卫生标识,包括洗手流程图或 洗手图示等。
Ø 应有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性和依从性的自查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3、消毒与隔离

Ø 应保持病区内通风良好,环境整洁、干燥,无卫生死角。
Ø 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 
Ø 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放置清洁与无菌物品,下层放置使用后物品
Ø 抽出的药液和配制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h;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不应超过24h。
Ø 无菌棉球、纱布的灭菌包装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h;干罐储存无菌持物钳使用时间不 应超过4h。
Ø 碘伏、复合碘消毒剂、季铵盐类、氯己定类、碘酊、醇类皮肤消毒剂应注明开瓶日期或失效日期, 开瓶后的有效期最长不应超过7d;对于性能不稳定的 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配制后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h。
Ø 一次性医疗器械应一次性使用。使用前应检查包装的完好性,有无污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Ø 物体表面(包括监护仪器、设备等的表面)应每天湿式清洁,保持清洁、干燥;遇污染时应及时清 洁与消毒。
Ø 擦拭物体表面的布巾,不同患者之间和洁污区域之间应更换,擦拭地面的地巾不同病房及区域 之间应更换,用后集中清洗、消毒,干燥保存。
Ø 应根据疾病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或空气隔离措施,标识正确、醒目。隔离患者的物品应专人专用,定期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或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接触隔离患者的工作人员,穿戴相应的隔离防护用品。
‍4、VAP、CLABSI、CAUTI、SSI等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及MDRO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应遵循有关标准的规定。
5、医疗废物管理

Ø 应做好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的分类
Ø 标识明显、正确,医疗废物不应超过包装物或容器容量的 3/4。应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封闭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交接登记应保存3年。
Ø 隔离的(疑似)传染病患者或隔离的非传染病感染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使用双层包装物包装, 并及时密封。
6、职业防护

强调标准预防、暴露的局部处理及暴露后的评估与追踪,具体包括:
Ø 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在工作中执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Ø 存在职业暴露风险者,如无免疫史并有相关疫苗可供使用,宜接种相关疫苗。
Ø 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进行局部处理,并按照要求和流程进行报告。职业暴露后应追踪检测相关指标。


感   悟
   
新标准的颁布让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做到了有据可依。标准是最核心的要求,最基础的要求,如果违反了标准,那么医疗安全难以保障。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绝不仅仅是院感科的事,更是临床每一位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每一位医务人员都要参与其中。培养临床医务人员底线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将各项感控措施贯穿于日常诊疗护理操作中才是做好的感控的根本。




参考规范


【最新院感规范】《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