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率的计算方法与注意事项



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是指手术例次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频率,是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监测的基本指标,是反映医疗机构对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与管理情况的重要数据之一,是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专职人员和手术科室相关人员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手术部位感染的基本定义与分类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1.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②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③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下列情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①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②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③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Ⅱ、Ⅲ度烧伤创面。
 
2.切口深部组织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②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同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③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据。
 
同时累及切口浅部组织和深部组织的感染归为切口深部组织感染;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腔隙感染,无须再次手术归为深部组织感染。
 
3.器官/腔隙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部位(如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穿刺出脓液。②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③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或者腔隙脓肿或者其他器官或者腔隙感染的证据。
 
二、手术部位感染率的计算公式
《三级综合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1版)》明确将手术患者感染率定义为手术部位感染总发生率,并明确其诸计算公式:手术部位感染总发生率=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例数 / 同期出院患者手术例数 × 100%
 
三、手术部位感染率的统计细则
该计划公式明确了分子须是确定监测时段全院住院患者中同期手术手术者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手术例次数,而不是手术患者感染数;分母须是确定监测时段全院住院患者中同期手术例次数,而不是监测周期内住院患者中的手术者总数,因为,1例住院患者可能经历1次或2次以上的手术。同时,也明确了术必须是有外科切口,同时进行组织和或器官切除,且有手术记录,否则不应列入住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统计范围
 
四、手术部位感染日期的归属时段
过去,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通常是以发现手术感染时间或以手术部位感染住院时间为感染日期,这是不准确的,因为“无植入物的手术患者在术后30天内或有植物入物的手术患者在术后1年内发生的手术部位感染的时间多在患者出院之后,这样统计会导致分子中的感染患者未被计算要分母之中”。因此,手术部位感染日期的归属时段,“应以手术部位感染例次数对应手术手术例次数的手术开始时间表为准”。
 
五、手术部位感染范围的排除对象
超过手术30天之后发生的感染的无植物入物手术患者;超过手术1年之后发生的有植物入物手术患者;内科诊断或治疗操作和实验室检查操作,如活检、穿刺、植入血管支架、介入等不计入手术范围。
 
参考文献
1.外科手术部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0版)
2.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集及质量控制指标集实施指南(2016版)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